第53章(第2頁)

  鄭光榮遲疑了片刻,還是搖搖頭,“要收就收正品宋哥窯,最好還是北宋哥窯,清三代仿的再精緻,那也是仿的。”

  嚯嚯?沒想到鄭叔還有這心願?

  盧燦斜了他一眼,嘴角帶笑,心道,胖叔,你且等吧。

  此後幾十年,除了自己手中的那隻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就沒有聽說過第二件出現。

  鄭胖子看不上,有的是人喜歡!

  這件清仿哥窯大海碗,放在維德拍賣的首拍上,一定有很多人追捧。

  沒想到,自己還沒淘到寶,先給胖瘦二頭陀完成任務了。

  三人拿起筷子,挑着這碗紅燒肉,還别說,鄉村野地有真味!陳家開的粵新飯館,味道還不錯。

  三人吃完飯,這隻碗徹底空了,鄭胖子拿着抹布将裡面的油污擦幹淨。将碗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忍不住問道,“阿燦,宋代哥窯和清仿哥窯,怎麼判定?”

  “具體依據……”盧燦搖搖頭,“沒有!”

  沒有?鄭胖子和溫嘉銘一愣,做瓷器鑒定,沒有依據,怎麼鑒定?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唯一沒有确定窯址的窯口。沒有窯址,意味着沒有殘片,無法做瓷坯的泥土檢測,沒有檢測就意味着沒有具體特征。

  那盧燦從法國帶回來的那件八方貫耳瓶是如何鑒定的呢?

  其一靠感覺,其二靠否定之否定鑒定法。

  哥窯的實物很少,但是有關哥窯瓷器的總結與描述,可不少。

  盧燦指了指鄭光榮手中的那件清仿哥窯海碗,“鄭叔,如果你碰到一件疑似哥窯的物件,不要輕易出手。”

  “首先,要察看有沒有具體記錄。因為宋代哥窯瓷器異常珍貴,自元以來,每一件哥窯的出現,文獻中都有其特征和描述。所以,有人告訴你這是一件未曾面世的哥窯作品……”

  他晃晃手指,“這賣家八成是騙你的。”

  “如果你查到有這件器具的記錄,那你隻能采用否定之否定鑒定法。”

  “否定之否定鑒定法?”鄭胖子搖頭表示不明白。

  盧燦笑着繼續說道,“很簡單,就是排除法。”

  “首先,這件器物需要符合文獻記載的一切特征。”

  “在此基礎上,你需要用排除法。譬如你要先證明它不是元代哥窯、再證明它不是明清仿制的哥窯,最後證明它不是民國或者當代仿。”

  “有關元代哥窯、明清仿哥窯的特點,這類的記錄有太多,這你應該都記得吧。”

  “隻要你找到一件有着非元非明非清非當代仿,而且感覺很對的哥窯瓷器,那麼它,就是宋代哥窯!”

第190章

一點意外

  三人吃完飯,又聊了片刻,譚衛東還未帶人過來。

  剛才商議的計策很簡單,利誘張翼楊的小兒子,出手他家的“國寶”。

  無非是動之以許曉之以利。

  張家長子在台北立業,長女外嫁基隆,張老婦人奔赴台島照顧丈夫,家中隻有張國怡夫婦看守宅子及一點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