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時運不濟,非他無能,而是台島實在是僧多粥少。整個調景嶺,能有馬鶴齡的運氣者,能有幾人?
“二哥,讓讓,别燙着。”三人正聊着張翼楊,溫季宸身後傳來女生。
她端着一隻大海碗,裡面是紅燒肉配酸腐(長條形豆泡),算是這家小飯館最有名的家常菜。可能是剛出鍋,很燙,她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對掐着碗口。
纖指如玉碗如墨!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
咦,不對!盧燦眼睛微眯,盯上這件被油污沾染得黑漆漆的大海碗。
纖指抽走,盧燦半側着腦袋,盯着這隻大海碗。
“有什麼問題嗎?”程羽蓮還沒離開,見盧燦盯着碗看,問道。
盧燦伸出手指,在海碗外沿摸了一下!嚯,還真燙!放在嘴邊吹了吹,“你們家的碗,就不能洗幹淨點?”
一句話說得玉女不好意思,扭頭就跑。
她最近電視台沒有通告,回老家看看父母,中午來店中幫忙。
剛才陳大廚讓幫忙拿碗,她随手拿過櫥櫃中的這個大黑碗,還真沒注意上面是否幹淨。
村頭小飯館,哪有這麼講究?盧燦沒有什麼潔癖。
他所謂的碗面黑黝黝,其實是逗小明星玩的。那是哥窯瓷器胚所特有的紫黑鐵色。
小明星啥也不懂,還真以為家中碗沒洗幹淨呢。
見她走後,盧燦指了指這隻大海碗,“鄭叔,你看看這隻碗,是不是哥窯的?”
鄭光榮與溫嘉銘正詫異呢。
聽到他這麼說,才回過神,感情這隻碗是古董?
“真的?”
溫嘉銘低頭看去,烏黑的碗面上,有着一道道皲裂的紋線,樣子很醜。
鄭光榮這兩年随着盧燦一起,也接觸不少老貨,再加上他喜歡研究,現在看東西的眼力有長進。聽盧燦一說,他站起身來,轉動碗邊,看了一遍,“還真像。”
說完,他還從兜中掏出一塊放大鏡,解開鏡頭套,對着碗壁細細觀察起來。
“金絲鐵線,紫口鐵足,鳝魚紋開片,聚沫攢珠,這些特征全都齊了。”
鄭胖子一時驚喜,聲音有些高,“不會吧,我們這麼走運?吃個飯碰到哥窯海碗?”
“嗨,鄭叔,這可是飯館。不符合你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行事作風啊?”盧燦笑着調侃道。
“不會真是宋代哥窯的吧?”鄭胖子燦燦笑道。
盧燦翻了個白眼,“想得美!”
他剛在法國經手一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因此對這件大海碗的判定,輕車熟路。
“不會是民國仿?那有屁的價值!”鄭光榮一屁股坐了下來,如同洩了氣的皮球。
“誰告訴你是民國仿?這可是清三代仿哥窯!你不準備出手?”如果鄭胖子喜歡,盧燦絕對會讓給他。
鄭胖子聽盧燦說起過,中國古董不久會漲價,遇見好的可以留着給鄭丫當陪嫁,這兩年也沒少淘弄古董。盧燦去看過兩次,良莠不齊,但假貨還真不多,放個一二十年,增值二十倍,無壓力。
鄭光榮遲疑了片刻,還是搖搖頭,“要收就收正品宋哥窯,最好還是北宋哥窯,清三代仿的再精緻,那也是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