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8頁)

  “他的畫作特點是水墨山水不是以筆墨表現禅意,而是輪廓清晰,線條化明顯,這正是糅合了東瀛藝術中固有的纖細風格所形成的新的特色畫派。”

  “狩野正信在東瀛畫壇上地位很高,他将以前模仿中原的漢畫,融合大和民族自身的線條化,以及風格纖細的特征,逐步形成大和漢畫,堪稱是東瀛近代畫的始祖。”

  盧燦也來不及詳細表述狩野畫派的特點,隻能粗略的将主要特色提煉出來。

  “狩野正信的後人不錯,每一代基本都有傑出畫家出現。譬如他的兒子狩野元信,将狩野畫派徹底發揚光大的人物。狩野元信的最大貢獻就是創建了障屏畫。電視中經常會出現武士居住的房屋中,有中間的貼紙隔斷,照壁、還有屏風上的畫作,就是障屏畫。”

  “障屏畫是東瀛裝飾畫的師祖,影響幾百年。”

  “狩野元信的畫作特點是點染很多,用墨很輕,線條勾勒痕迹較重,顔色多樣。”

  “狩野元信的孫子狩野永德,這是一個傑出屏風畫師,也就是稍後您要帶去的屏風畫。他的畫作特點用色很豔,喜歡用金底豔色,筆墨相對較重,作品富麗堂皇。”

  “對了,狩野永德是豐臣秀吉的禦用畫師。”

  “狩野永德的孫子,又是一個震驚東瀛畫壇的人物,那就是狩野探幽。狩野探幽的屏風畫和壁畫,被稱為當時的雙絕。名古屋和京都的皇宮,現在依舊保留有他的壁畫。”

  “狩野探幽的作品返祖。”

  正在筆記本上快速連線和記錄的鄭胖子一愣,“返祖?你是說這小子,把他的父祖輩發揚的畫技又扔了,直接捧老祖先的臭腳?”

  盧燦噗哧笑出聲來,點點頭,“還真是這樣。”

  “狩野探幽摒棄了爺爺那種金色華麗的畫風,喜歡色調柔和,清墨點染的山水風格。不過,他的畫作中,線條感一直很明顯,因此,依舊是狩野畫派的基本框架内的變化。”

  “狩野畫派是東瀛傳統畫作中最精華部分,影響東瀛島國三百年之久。了解狩野畫派的發展,基本就了解東瀛畫的風格變化。”

  “說這麼多狩野派,主要是為了今天的曾我蕭白。”

  等待鄭光榮記錄完畢,盧燦才接着說道,“您需要記住第二點就是有關曾我蕭白這個人的曆程和特色。”

  “曾我蕭白生于十八世紀初,死于十八世紀中葉,五十來歲。”

  “在年幼時,曾我蕭白就進入狩野派位于京都的畫室學藝,隻不過那時狩野派已經開始沒落,但底蘊還在。他們位于京都的畫室,藏有兩百多份狩野畫派各位大師的作品以供臨摹。這對于他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盧燦上輩子就不認同某位畫家信誓旦旦、指天發誓的認為曾我蕭白是建文帝的種。

  那位畫家指出的兩大證據,其一是曾我蕭白在《雄鷹》圖上,有明太祖第十四世孫的簽名;其二,他認為曾我蕭白的畫作充滿唐宋之風,是臨摹建文帝東逃時卷往東瀛的唐宋名畫所形成的。

  盧燦隻能給與兩個字評價“放屁!”

  曾我蕭白師承狩野派,而狩野派最早傳承的就是唐宋漢畫,最尊崇的三位中原畫師,分别是南宋的夏圭、法常、王澗。

  中途更有狩野探幽這位異類返祖,重拾唐宋畫風以及尊儒思想。

  也就是說,唐宋畫風,在狩野派從未斷絕!

  曾我蕭白的唐宋畫風,哪需要去臨摹唐宋畫作?

  至于曾我蕭白在《雄鷹》圖上留簽的明太祖十四世孫,為什麼其他畫作上沒有呢?誰都知道,曾我蕭白性格孤傲、特異且叛逆,這種瘋子一般的人物,他的行徑能相信?

  曾我家族一共傳承二十九代,現在依舊存在,就出了這麼一位奇葩說自己是明太祖十四世孫。

  心中鄙夷歸鄙夷,但這确實是個不錯的炒作話題。

  今天還要将其拿出來,讓鄭叔記在本子上,稍後撬動坂本五郎的那根神經。

  盧燦将他所知道的能忽悠坂本五郎的幾條證據全部亮出來。

  第一自然是宗族譜系的猜想(做不得證據,隻能說是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