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1頁)

  花體字玖字,是用刻筆在邊角的木紋上進行了細微的加工,渾然天成。

  盧燦摸摸棋盤表面,蠟油已經滲入紋理,當年應該是師門長輩的心愛之物。但因為長時間擱置,保管不善,浮灰有粘結狀。

  順便說一句,瘿木棋盤在不用時,需要用布料蒙上。擦拭時用幹布,配一點棕老虎擦,最好不要見水。

  “裴叔,這象棋盤,應該還有棋盒棋子吧。”盧燦擡頭問道。

  裴東嶺有些不好意思,“确實有,不過不全,被我家大雄弄殘了。我去拿來?”

  大雄是裴東嶺的孩子,去桃園外婆家度假了。

  裴老夫人去找棋子棋盒,裴東嶺幫盧燦搭把手,兩人将這副瘿木棋盤擡出來。桦木質輕,即便這瘿木取自樹根,也不過五公斤左右,這也說明這幅櫻木棋盤,當初風幹得很透。

  “東西不錯?”問話的是裴父,顯然他對古董行并不了解。

  也不知道當年裴老先生怎麼考慮的,竟然一點古董知識也未曾傳給自己的兒子?莫非裴父年幼時很渾?盧燦惡意的猜想。

  盧燦的猜想,已經接近事實。

  裴父本名裴江生,年輕時家中有錢,算是津門有名的纨绔。性情大變,還是在抵達台島之後。在台島人生地不熟,吃過幾次悶虧,不得不踏實做人。

  “裴老,這是櫻木棋盤,不過材質要差一些,是華北常見的桦木。如果要是花梨木或者紫檀瘿木,那就很貴重了。”盧燦笑笑回答道。

  “值多少?”裴父圍着棋盤轉了轉,還用手摸摸表面。

  盧燦感覺他并不是真的問價,而是……怎麼說呢?像是在考驗盧燦的誠意一樣。盧燦估計,有八成可能,裴父當初帶人來看過這棋盤,而且對方給過報價,他不甚滿意回絕了。

  “這幅櫻木棋盤我能以四萬新台币收了。嗯?附帶棋盒棋子,我能給出五萬新台币。”

  此時,剛好裴老夫人端着兩個棕紅色的棋盒出來,桃形的棋盒,有蓋,同樣是瘿木制成。盧燦不願和師門長輩的後人因價格上起紛争,直接又在棋盤的價格上加上一萬新台币。

  裴東嶺看了眼父親,裴父點點頭,“這個價格,可以,棋盤棋盒,讓給你。”

  盧燦又一次猜對,當初裴父确實叫人上門看過一次,對方隻出價一萬新台币。

  一萬塊對裴東嶺的五百萬投資,杯水車薪,裴氏父子便直接回絕對方。盧燦能将價格提升五倍,這是很有誠意的。

  “裴叔,是現在支付給您,還是……”盧燦指了指剩下的一堆貨品,問道。

  “等等吧,這剩下的這些,說不定還有你能看中的的呢。”裴東嶺對第一件老東西能賣出五萬,還是很滿意的,揮揮手說道。

  不過,這人也很精明,他随即提到,“阿燦,剩下的那些你看不上眼的,而又能賣點小錢的,還需麻煩你幫忙出個價,我哪天送到八德樓處理了。”

  盧燦笑着點點頭。

  這是需要自己幫忙鑒定呢,誰讓自己剛才在戈多家中,就這麼做了?

  既然都要鑒定,盧燦反而不那麼急切了,坐在凳子上,一件件的過手。

  盧燦上手的第二件,是一套本民國小說,還珠樓主李壽民的《蜀山劍俠》,一共十一本,民國三十五年到三十八年,正氣書局刊印出版的。

  “裴老,您的這套心愛寶貝,我收了,一萬新台币,怎麼樣?”盧燦笑着揚揚手中的這套版本,向裴江生問道。

  這套書肯定是裴江生年輕時的最愛,否則也不會保存的如此之好,收集如此之全。

  要知道,還珠樓主寫這本書,可是從民國二十二年就開始動筆,一直寫到民國三十七年才結束。十五年時間,寫寫斷斷,中間經曆了換報社、作者被抓、報社被封等諸多劫難,追書者性子急的能急瘋了。

  好在李壽民人品很好,最後結局雖然草草,但總算沒太監。

  “拿走吧!”裴江生擺擺手,被這本書勾起回憶,“當年追《天風報》的《蜀山》,追得恨得我牙直癢癢,恨不得去報社把這個還珠樓主抓到家中,逼他一口氣寫完。結果那孫子,寫了足足二十年,恨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