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尊産自于柬埔寨的佛祖降生像!
其背部銅綠和錫封印記,表明他們最少有五百年的曆史,也就是屬于柬埔寨吳哥王朝時期的作品。
不要小瞧今天的柬埔寨,當年它可是很強盛的。
吳哥王朝與唐元明三朝接壤,極盛時,占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國及老撾大部、西南及南邊南部,是東南亞曆史上最為強盛的國家,對中南半島幾乎所有國家都産生了重大影響,該國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國的文字基礎和宗教基礎。
因為國力的強盛,吳哥王朝具備大規模鑄造佛銅像的經濟基礎,現存于世的吳哥窟,被稱為東方四大宗教文化遺址,就是那是開建的。
盧燦再度确認一遍,終于将這件佛像,輕輕放在條桌上。
拿起預備的毛巾擦擦汗,盧燦全身心投入到剩下兩件卧佛像的鑒定中,根本就沒注意到,他對面的于德海,汗如雨下。
于德海最開始打開藤箱時,喜不自勝——三件中華傳統古董,對手是不是年輕?亦或是太傻了?竟然用這麼簡單的物品作為鬥亮的物件?
想想也是,他一個小年輕,短時間到哪兒找三件難以鑒定的物品參加鬥亮?
他最開始拿起的是字幅,很好鑒定,高奇峰的《摸魚兒》。
高奇峰雖然現在不算收藏圈中的熱門,但作為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字畫,還是很好辨認的。更何況,這字幅上,落款、钤印都很清楚。
沒什麼可鑒定的。
他随手将這第一件扔在一旁,再度拿起第二件銅器,也就是盧燦準備的宣德爐。
于德海再度嗤笑一聲。
觚品堂做什麼起家的?金屬器啊!小子你還是沒經驗啊!跟我玩宣德爐?我玩的時候,你還不知有沒有形成蝌蚪呢?
他拿起這方三組豎耳宣德爐,先聞了聞,一股濃郁的檀香味,讓人第一感覺就是從寺廟中剛淘回來的。不過,于德海在金銀器方面浸潤多年,很快從濃烈的香味中,嗅到一絲不尋常的味道,那就是酸味。
這爐子被酸咬過?
他脫下手套,用食指中指指腹,一點點觸摸内外腹壁、口沿甚至底足的凹凸痕迹。
小子,你還嫩點,弄一件仿品宣德爐讓我鑒定?這算什麼難題?
正當他準備放下這件宣德爐時,忽然想起,不對,宣德爐在鬥亮時,是必須點名出自哪個時期的仿品。
因為衆所周知宣德爐無真品,因此鬥亮時,必須說明仿制年代才算正确鑒定!否則任何一把宣德爐送上來,鑒定者都可以指着它說,這是仿品,答案肯定正确。
可這樣的鑒定有意義嗎?
他端起來,迎着日光,仔細觀看銅色,青銅制造。
這讓他心底有點譜,明清宣德爐的仿制,通常會加入一定比利的紅銅或者紫銅,隻有到清末民國年間,宣德爐的仿制,才會大規模使用粗銅,也就是青銅。
可是,這宣德爐是清末,還是民國,亦或是當代仿?這就非常難以判斷。
這也是盧燦選擇将宣德爐作為鬥亮物品之一的原因。
小子,夠狡猾的嘛!
于德海第一次對盧燦有些認同,旋即他心中再度一驚!
既然這小子第二件選擇難以鑒定的宣德爐,那麼第一件真的如此簡單?
這一想法讓他渾身起雞皮疙瘩,趕緊又将宣德爐放下,拿起第一件高奇峰的字幅,再度仔細觀摩。
依舊沒有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