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頁)

  田家五人,一人一身新衣服,嘉麗服飾定做的。還有四箱從内陸弄來的茅台,兩箱子洋酒,兩箱子葡萄酒,半扇豬肉,五十斤牛肉,新剝皮的羔羊一隻,還有各類點心、果幹、茶品、糖果四箱,時令水果兩箱。

  盧燦自己都不清楚,老爺子給整了這麼多東西?難怪要開大車來?

  這些都是随禮,貴重的禮品在盧燦和田嬸手中拿着呢。

  納徳軒什麼最多?自然是翡翠、黃金啊。

  田嬸手中是足金八百克的金馬一隻,盧燦手中兩副玻璃種手镯,一隻送給田父的玉觀音挂牌,還有送給田新的一塊冰種豔綠的猴牌(田新屬猴)。

  此外還有十八隻各色型号的冰種戒指、玉牌、手串、挂件等,準備讓田樂群送給她的姐妹或者親朋的。

  用辛嬸的話來說,這是給田樂群添面子,這兩年田妞給納徳軒擔起多大的擔子?

  盧家的賀禮卸下來後,擺滿半個小院子。

  田思崀咧得合不攏嘴,接受街坊四鄰還有宗親們的恭賀。今天,他長面子了。

  “發!發!把阿燦帶來的點心,給大家都抓點!都嘗嘗,好東西呢。”他自己動手,拆開一隻茶點箱子,抓一把,往周邊賀喜的人手中塞。

  ……

  水漲船高,田樂群說是回家幫忙,可根本就插不進去手。連以前對她态度一般的二姨太,也笑着臉,把她從竈房推出去,“去!去!陪阿燦在村裡走走。這裡煙熏火燎的,有人,不用你。”

  今天幫忙的人,确實不少。

  “走吧,我們四處轉轉?”這裡人多,呼三喝四的,不時的有田家人來招呼,還有孩子的吵鬧聲,盧燦不是很喜歡這種吵鬧的環境,于是招呼道。

  “我從小轉到大,有什麼好轉的?”田樂群白了他一眼,不過,還是很順從的跟着他出了院門。

  村子前面不遠,就是城門河,這條淡水河是沙田的生命之河。田思崀的水圍子,就在河邊,聽田樂群描述,早年她們家養蝦,是在稻田中放養,現在已經不種水稻,專門養蝦。

  抵達城門河岸邊,沿河公路一向東一向西。

  田樂群站住腳步,微斜着腦袋問道:“往哪兒走?”

  “這是你家,好不好?”

  “往東是新建的沙田馬場,往西就是田家祠堂,你選擇。”

  沙田馬場是1978年建立的香江第二個賽馬場,投入運營時間不長,第二座看台尚未建設完畢。近兩年原本跑馬地賽馬場的很多賽事,都移到這邊舉辦。一到賽馬日,人山人海的,為沙田的經濟增長很是出了一把力。

  沙田馬場在火炭約,離這裡有點距離,上輩子盧燦連奧運場館都看過無數次,也不稀奇,于是,嬉笑着說道:“走,我們去田氏祠堂看看。我也拜拜田姨的老祖宗,感謝他們送給我這麼好的閨女。”

  “切!一張嘴越來越油滑!”話雖如此,臉上還是嫣紅嬌笑一片。

  往西五百米不到,就看到一座牌坊,後面則是一棟唐樓,這就是田氏祠堂。

  盧燦來過田姨家幾次,可是還真的沒來這邊轉過。

  “這房子有些年頭了哇?”盧燦摸摸面前的四柱三門的木牌坊,木柱足有三十公分粗細,裂紋很深,柚木的。牌坊兩側,每根木柱都有雙支撐,很牢固。頂部為飛檐鬥拱,陶瓦遮天,下面是已經脫漆的紅木匾額,上面寫着“福祚連綿”。

  竟然還有款?

  盧燦目力驚人,依稀能辨認出鹹豐十年(1860年)黎文源的钤印與題跋。

  喲?沒看出來,田氏祠堂竟然出自大家之手,田氏居住在沙田的曆史不短啊。

  黎文源是誰?很多人不知道,但此人對嶺南美術的發展有着相當的貢獻。

  番禹沙灣鄉人,活動于清鹹豐、同治年間。工壁畫、灰塑、磚雕、石雕,壁畫善畫人物、山水、花卉、鳥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