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讓鄭叔幫忙修複後,展存!他很快決定下來。
很快,舊家具全部被擡出來。
帶有奇彭代爾印簽的家具,一共隻有五件,兩張軟椅,兩張五腿平凳,一張折腿的紅橡木茶幾。應該是成套的,可是,這五件都各有破損,其中的茶幾更是慘不忍睹,脫漆就不用說了,其茶幾中心位置,還有一塊茶盤大小的碳化癍。
不用說,應該是炭爐炙烤的結果——南方冬天喜歡用炭爐咕嘟小火鍋。
盧燦心疼之餘,也有些慶幸——如果不是殘損,這些家具,冼家也不會留在這裡,更不會落在自己手中。
除了這五件,剩餘的盧燦和老田歸類一下,一共還有二十一件。
高背羅馬風格科林斯柱式榉木床一張,床闆斷裂四根;古羅馬風格聖母浮雕白橡木書櫃一隻,其中兩門的搭扣斷裂;羅馬風格白橡木案幾一張,斷一腿;羅馬風格蒙錦靠椅四張,白橡木,各有殘缺;羅馬風格案幾一張,漆面劃痕嚴重。
巴洛克風格楸木沙發一套,雙人沙發的闆面斷裂,單人沙發有破損,但基本完好;巴洛克風格楸木方桌一張,擋護闆斷裂;巴洛克風格镂雕楸木方椅兩張,踏足橫檔踩斷……
這十來件價值較高,應該是冼得分家族留下來的,有修補價值,稍後可以讓鄭叔拉走。這些東西,盧燦不準備保存——歐式家具并非件件都有館藏價值。
至于其它的,大概是近些年葛柏家族,或者亨德利家族弄壞的家具,小凳子,小椅子不一而足。這些,沒什麼價值,盧燦揮揮手,扔了!
儲藏室的雜物清理幹淨,盧燦冒着煙塵進門,裡面空蕩蕩的。
在牆角一側,立着兩副畫架,分别是立式和坐式,盧燦再看看四周牆壁,有釘扣的痕迹,這應該是冼得分的畫室。
洗得分愛油畫,尤其是喜歡畫海港圖,香江不少人都知道,現在東華三院的一些牆壁上,還有他畫的風景油畫和人物畫。
牆角油紙包着六隻畫框,盧燦不認為這是什麼名畫,不出意外應該就是洗得分自己的畫作,否則不會留在這裡。
現實又一次打臉!不過這個臉打得他興奮無比!
六幅畫被老田逐一打開。
第一幅是冼德芬的畫,《維多利亞夜色》。
愛畫畫和畫的好,區别大着呢,撇去他的名人效應,洗得分的畫,不值一提。
隻能說他懂得油畫的某些技巧,配色、作底不陌生,更高端一些的構圖、光線、氣氛渲染,他都不甚精通,至于更高端的人物的神情捕捉、植物的自然光澤、天然的情緒發揮,他的畫,基本沒觸及。
他的這幅畫,試圖表現點點星光、漁港夜色中的燈火,還有海面與黑夜的色差對比,可惜力有未逮。盧燦隻能看出黑糊糊一片輪廓,連水陸分界都難以辨認。
白點是行星?黃點是燈火?還有,那烏黑一片是建築?
哦,上帝,這畫還是給上帝看去吧,别人欣賞不了。
這是真迹,很好鑒定,書畫的右下角留有他的漢字簽名“洗得分”。
并非姓名寫錯了,而是他所創作的書畫中都是以“洗得分”為筆名,聲稱“冼”字加一點水為“洗”字,會比較平衡點。
第二幅同樣是他的作品,《漁船歸來》
這幅畫的色澤要明快一些,因為是白天,大量使用藍色和白色顔料。
嗯,這幅畫倒是有點價值,不是畫,而是畫中的内容——能看到本世紀早期的魚市盛況。老先生的筆力不夠,根本難以捕捉如此之多人物的神情,因此,出現很多“呆滞”和“類似”的面孔。至于遠方的人群,已經被他用點點替代,這也行?
第三幅、第三幅、第五幅,都是老先生有關漁港作品。
連着五幅畫都沒什麼價值,盧燦正準備讓老田安排人,把這裡收拾幹靜,把畫搬出去。這些畫雖然在藝術價值方面欠缺,但盧燦可不準備扔。
洗得分家族主脈搬到加拿大,可是,香江依舊盤踞着一房呢。這一房可是掌控不少資源的,依舊是豪門。
這些畫對外人可能是雞肋,對洗得分家族留港的這一脈,可是老祖宗的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