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有這三件物品。我父親看完後愛不釋手!”
他停了停,似乎在回憶當時的場景……
盧燦也在發愣。
根據大太監李蓮英口述、其侄子李成武執筆記錄的《愛月軒筆記》所載,似乎并沒有這三件物品啊?
嗯?《愛月軒筆記》也是一本奇書,它被後世考古界譽為慈禧墓葬研究最權威的論證依據——因為慈禧入殓安葬全程是由李蓮英負責的,所以他的話,肯定是權威。
它詳細記載了慈禧地宮中陪葬的衆多無價之寶:
棺中金絲綿褥制價為八萬兩白銀;繡佛串珠薄褥制價兩萬兩;翡翠荷葉估值八十五萬兩;陀羅經被鋪珠八百二十顆,估值十六萬兩;後身串珠袍褂估價一百二十萬兩;身旁金佛每尊重八兩,玉佛每尊重六兩,翡翠佛每尊重六兩,紅寶石佛每尊重三兩五錢,各二十七尊,共一百單八尊,約值八十萬兩;翡翠西瓜兩顆,約值二百二十萬兩,翡翠甜瓜四枚,約值六萬兩;玉藕約值一百萬兩;紅珊瑚樹約值五十三萬兩。
價值最高的是慈禧頭上戴的那頂珠冠,上面一顆四兩重的大珠,為外國人進貢,價值一千萬兩,算上冠材總價約一千一百萬兩。
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約五百粒,小珠約六千粒,估值三十萬兩。
僅是慈禧棺椁内的珍寶,價值就有伍仟萬兩白銀,堪稱世界之最。
除此之外,還有墓宮呢?
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四千五百九十二兩,内外的彩畫共有兩千四百多條金龍,六十四根柱上都纏繞着半立體銅鎏金的盤龍,内壁的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圖案等雕刻上,也全都篩掃紅、黃金,說金碧輝煌絕對是貨真價實。
京師老古董玩家,都會背這本書,因為它所記載的寶貝,離大家太近!時間近、距離近,近到也許不經意你就能碰到一件。
上輩子盧燦也背過。
可翻來覆去的想,這本書中,真心沒有這三件物品的記載!
可是……黃老頭的語氣、神情,似乎又不是在說謊!
這是怎麼回事?
李蓮英記漏了?又或者有什麼忌諱的,李蓮英沒敢寫上去?
盧燦認為後一條更可能,因為這三件物品,應該被盜掘有些年頭,難不成是八國聯軍進犯京師,慈禧退狩陝北時,發現李保的墓葬?并秘密安排人給掘了?并用他的随葬補貼宮廷用度?
盧燦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靠譜——皇室盜墓,如果是真的,李蓮英确實不敢寫!
自作聰明的人,喜歡腦補!盧燦不經意間又犯了一個鑒定上的錯誤!
似乎找到答案的盧燦,看黃老頭的神色,愈加親切。
不過,他旋即意識到不對!
當時查抄尊古齋還有黃百川家的,可不僅僅有北平警備司令部,直接負責的是平津衛戍總司令朱绶光,那可是軍方查案!
這三件物品,怎麼逃過這兩大暴力機關的搜捕?
似乎意識到盧燦的疑問,黃老頭的故事慢慢展開。
“當時那位姓譚的,開口要三十萬大洋。尊古齋的全部身家,也不過三五十萬的數目,我父親自然不會答應。”
“我父親一口氣還到八萬。”
“兩人争執了十多分鐘,姓譚的急于出貨,最終拾萬大洋成交。”
“可是,尊古齋店中,最多能抽出兩萬大洋現金。拾萬大洋,至少需要三五天時間籌備,還需要盤貨給當鋪抵押。”
嗯,這情況屬實,别看很多古董鋪子鋪面大,資産雄厚,但錢都壓在貨上呢。尊古齋在當天能拿出兩萬大洋,已經算是實力雄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