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意外事件
魯迅嗜好箋紙,鄭振铎嗜好木刻畫。
三十年代初,鄭振铎在北平搜訪箋樣五百張,魯迅從鄭振铎陸續寄來的箋樣中選出三百三十二種,編成六冊。《北平箋譜》編定後,由魯迅承擔印費四百大洋,交由榮寶齋刻印。
書成之後,魯迅專門撰寫了《〈北平箋譜〉序》,鄭振铎也撰寫了一篇《訪箋雜記》作序。首印一百部,其中魯迅自訂二十部,鄭振铎十部部,内山書店經售二十部,餘五十部預約發售,當時的售價十二大洋。
十二大洋的價格可不便宜,足夠北平當地五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魯迅的序言,是由魏建功書寫。
魏老中國現代語言學的早期開拓者,北大古文獻專業的奠基人,寫得一手唐人寫經風格的書法,筆畫豐腴,具有明顯的隸書遺意,字體秀整,一絲不苟,非常符合箋譜的味道。
文後加蓋“魯迅”白文印和“天行山鬼”朱文小印。
為什麼用天行山鬼這麼個怪裡怪氣的筆名?這還與魯迅、錢玄同的糾葛有關。
當時魯迅與錢玄同的關系不太好,雖然魏建功思想上更偏向于魯迅,但在學術上,他卻是錢玄同老先生的大弟子,為尊重老師,他署上這個“怪名”。
天行、山鬼,自此以後,成為魏老的筆名,有時拆開單用,有時又合在一起。
可惜的是,魏老今年二月,已經故去!
鄭振铎序言緊随其後,同樣請人書寫,書寫者為鄭老好友郭紹虞。
這位郭老同樣是教育家、古典文學家、語言學家、書法家。他的筆法特色是字形纖秀,筆鋒柔和,但勾劃有力。
序文後共有四枚印章,其中“長樂鄭振铎序”下為“鄭振铎印”白文印和“西谛”朱文印,“吳縣郭紹虞書”左側為“郭紹虞印”白文印和“照隅室”朱文印。
盧燦此刻已經完全肯定,這就是三十年代的《北平箋譜》,隻不過,不知道是三三年的第一版還是三四年的第二版?
連忙拿起第六冊,匆匆翻到牌記頁。
《北平箋譜》牌記在全書的最後即第六冊末尾,根據魏建功的手書進行制版。
清晰的刻印着:
“一千九百三十三年九月勼工選材”
“印造一百部十二月全書成就此為”
“第八十三部”
嘶!盧燦忍不住捏捏拳頭,輕輕揮舞一下!
第一版,第八十三部!這八十三的号碼,為手寫體,魯迅先生親自撰寫!
《北平箋譜》初版本的存世量極少,收藏價值不可估量!
這套《北平箋譜》是必買的,盧燦又重新将這六冊書頁都翻看一遍,謹防内頁有損或者脫頁。
很好,很完美!
不得不誇獎一句,榮寶齋的木闆水印技術,太牛!
不對,是以榮寶齋牽頭,還有淳菁閣、松華齋、靜文齋、懿文齋、清秘閣、成興齋、寶晉齋、松古齋,一共九家刻印。當年的木闆藝人,真了不起!
順便聊一句,這九家書齋,在建國之前就倒閉了四家,剩餘四家在五零年公私合營時,并入榮寶齋、怡坊齋、博古齋等大的店鋪中,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