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不到十分鐘,盧燦便看到一片斷碑殘林,再往前,便看到大約半畝的碎磚爛瓦亂石,還有坍塌的牆壁,這應該就是湘妃祠遺址。
這裡是一片陡坡,湘妃祠在下,碑林在山坡中部。
阿爾薩汗老先生的日記記得很清楚,老湘妃祠的右側,是南葉家族的家祠。家祠的後門通往碑林的石徑,與第四塊和第五塊青石闆相對的碑林石刻,就是涵洞入口。
不難找!
盡管石闆已經碎裂,但還是能清晰的找到那面石刻。
盧燦心頭狂跳,沒錯,這面石刻鑿為窗形,窗形四周為灰粉勾勒。
這方石刻的落款為葉素雲,這是葉方綱的祖父葉繼雯老先生的表字。
老先生所題的是李太白的《遊洞庭》:“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
盧燦低頭,很快找到一塊周邊用灰粉勾勒出玖字花紋的石塊,用力按住,往裡推。
“轟隆隆!”一陣響動之後,那窗形石刻,竟然神奇的往後縮進山體一米,露出三尺高的空洞!能看見兩級台階向下。
難怪用灰粉勾勒窗邊?這是掩飾縫隙痕迹呢。
第389章
宣德正爐
見盧燦邁腿想要進去,丁一忠吓一跳,連忙一把抓住,“先走走空氣,稍後我進去看看。”
昏頭了!這種封藏多年的密室,哪能直接進去?
盧燦拍拍額頭,自己太急切了。
丁一忠找了一塊圓溜溜的石頭,順着兩條石階扔進去,翻滾了幾下,就沒動靜了,應該沒幾級台階,密室很淺。
這還不夠,丁一忠又從附近找來枯草,揉成一團,用打火機點着,順着台階滾下去。裡面沒有其它聲響,應該沒隐藏什麼大型的蛇蟲之類的。
又等了幾分鐘,火團熄滅,丁一忠拿過盧燦手中的那鑒定專用的小手電,另一隻手從懷裡掏出匕首,準備進去。
“裡面應該沒什麼機關?不過你還是小心點。”阿爾薩汗前輩日記中沒提到藏寶室内有機關,那就應該沒有。
“進去之後,裡面應該有二十一隻木箱子,你看看箱子封條是否完好,看完之後立即出來。”盧燦叮囑他兩句。
丁一忠貓着腰,順着台階,一步步小心翼翼的往下走。
盧燦留在外面放風,他端着相機,裝作拍攝,其實透過鏡頭,察看周邊是否有人出沒。
還好,君山島冬季為養茶期,沒什麼人。
島上原本的茶廠巡防隊,也都窩在屋子裡不出來。老湘妃祠遺址前又有一座小丘陵,遮擋了洞庭湖東面的視線。南側湖面上雖然有兩三條帆闆,應該看不到這邊。
“盧少,封條是民國九年的。”丁一忠的聲音透過石階空洞傳出來,有些甕。
這應該是阿爾薩汗在葉方綱老先生去世之後,進來察看時,新貼上的。盧燦沒敢讓他打開箱子察看——字畫類密封時間太長,容易“見光死”——紙質遇到空氣快速風化。
“箱子數目可對?”盧燦問道。
片刻之後,才響起丁一忠的回複,“大箱子九隻,中等箱子十二隻……嗯?還有一直很小的箱子。要不……我帶出去?”
還有一隻小箱子?貌似日記中沒記載。“沉嗎?不沉的話,你帶出來。”
“挺沉的,不過很小。”他的聲音已經到洞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