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頁)

  田樂群笑着,看盧燦又該如何獻寶?

  盧燦趴在櫃台上,揭開漆盒,莳繪筆在漆盤中舔了舔,左手拿着這支珠钗,右手将莳繪筆平攤在虎口和食指之間,無名指托底,凝神靜氣,在珍珠上細細描摹開來。

  尾行煙子比田樂群更懂行,看盧燦的手勢,頗為驚訝,對方的執筆和運筆,并非漆器外行。

  漆器描金的手法,可不像寫毛筆字,它的主要手法隻有兩條:“拖、點”,因為大量使用拖筆,用筆鋒将色彩拖到漆面上,所以才叫描金。

  不過兩三分鐘,一朵赭紅色的六瓣梅花,新鮮呈現在田樂群和尾行煙子面前。

  小小的添加,讓珠钗,一改剛才的素淨典雅,變得豔麗華貴。

  尤其是兩支珠钗并列放在櫃台上,對比效果太明顯!

  田樂群拿着這兩隻珠钗,眉頭微颦,她在琢磨這種技藝運用到珍珠上的市場價值。

  尾行煙子驚訝的捂着嘴,對方的手法看着像莳繪,其實并不是,那隻是普通的描金!可是……描金可以在珍珠上實現,那麼莳繪……是不是也可以?

  她感覺,如果自己将莳繪作品,呈現在珍珠上,是不是更有藝術性?譬如,在六瓣梅花的中間部位撒上金粉,再用莳繪筆塗描,展示的效果,應該比現在更出彩!

  “先生,您真是個天才……這是個天才的想法!”

  她雙手合什,在櫃台裡面對着盧燦深深鞠躬,沒成想,裡面空間太小,“咚”一腦袋砸在櫃台的玻璃面上。

  “哎!你……”盧燦沒攔住,隻得捂着額頭,憋着笑,剛才那聲音,聽着牙酸。

  “你沒事吧?”田樂群也懂得幾句日語,她探身問道。

  此時,她已經相信盧燦的話,這個女人,很可能就是納徳軒珠寶突破東瀛珠寶市場的關鍵人物。當然,别的莳繪藝人也可以,但這不……她親眼目睹了這種技藝展示了嗎?如果這女人真的将這種技藝和其它品牌,譬如隔壁的禦木本合作,那納徳軒哪能取得轟動效應?

  “沒事沒事!”尾行煙子捂着額頭,臉燙的很,羞臊的。

  兩人接上茬,這下沒盧燦什麼事了,讓田姐去談吧。

  盧燦倚在禦木本的玻璃門側面,聽兩人交談,時不時幫田姐翻譯兩句。沒想到,這女人竟然還是名人之後!

  她是尾形光琳的十五世直裔孫!她的繪畫和莳繪技藝,祖傳的。

  尾形光琳是東瀛江戶時代的知名畫家、工藝美術家,東瀛享有盛名的“宗達光林”派的創始人。

  在畫技上,他師從父親尾形宗謙學習狩野派水墨畫和大和繪,之後又受“表屋宗達裝飾畫”的影響。這人很注重研習中國繪畫及雪舟的潑墨山水技法,使畫藝更加精深。

  作品有《竹梅圖》、《杜鵑花圖》、《燕子花圖屏風》。

  在工藝上,他繼承“光悅莳繪”,發展出“光琳莳繪”,在當時風靡一時,可以說是東瀛莳繪的最後輝煌。

  在他之後,東瀛莳繪,再無大師。

  尾行煙子的言談中,并不排斥去香江納徳軒珠寶工廠工作,唯一讓她有些顧慮的是,她有一個剛剛一歲多的女兒,還有一位母親和妹妹,一家四口一起生活。她需要問詢母親和弟弟的意見。

  這都不叫事!真不行,将這一家四口打包帶到香江。

  田樂群答應,陪她回家,征詢母親的意見。

  反正貨品賣光了,尾行煙子開始收拾,準備回家。

  盧燦将手中的提袋遞給丁一忠,自己抽身走進禦木本,去叫溫碧璃和小丫頭出來。這兩人,逛珠寶店逛迷糊了,外面都談成幾樁交易,她們倆竟然還在店中瞎看。

  不得不承認,禦木本在珠寶行業的地位,與他們的實力是相匹配的。

  禦木本珍珠飾品的設計,堪稱一絕,盧燦路過的幾個櫃台上,陳列的相關物品,美輪美奂。确實有着讓女人挪不開腿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