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8頁)

  這個人,在東瀛江戶時代的地位,和中國宋代的“朱熹”有些類似,但他是反對“朱子學”的。

  徂徕把君主比喻為父母,四民皆為幫助君主安天下的“役人”,不管是哪個階級,都對社會有用。“四民”應該“相親、相愛、相生、相承、相輔、相養、相匡、相救”,才能構成一個合理的社會。

  他提出的“君主父母、四民皆役”的社會觀,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東瀛政體形态。

  這就是他創立的“徂徕學”。

  注意,他創立的是“學派”,而不是東瀛盛行的“某某流”,“學”是宗派,創立者被後人譽為“宗師”級别的人物,兩者區别非常大。

  其次來說說這本書。

  《徂徕先生小傳》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乾隆至嘉慶朝的學者、書畫名家,金匮今屬無錫人錢泳錢立群先生。

  荻生徂(音促)徕一生出過二十多本文集,其中他的《〈論語〉徵》、《〈大學〉解》、《〈中庸〉解》與蟹養齋的《非徂徕學》傳入中國,對沿海一帶中國儒家學派進行反哺,影響很大。

  錢立群先生就是荻生徂徕的擁護者之一。1836年,在錢老先生七十八歲高齡時,受蟹養齋的委托,為徂徕先生做傳。

  老先生不僅寫了小傳,還将荻生徂徕的《辨道》、《辨名》等書思想整合,寫出這本《徂徕先生小傳》的書籍。

  這本書在中原同步出版,但版本已經佚失,可在東瀛,由蟹養齋的推動,影響很大,被譽為“中原儒家學派推崇東瀛儒學的典範!”

  喏,有了這一名頭,長澤茂手中的這本書,價值能小?

  呃,順便說說蟹養齋。

  蟹養齋是荻生徂徕的書齋号,老先生去世後,這裡成為他的親傳弟子和擁護者的聚集地,慢慢發展成“徂徕學”的弘揚之所。

  蟹養齋也印書,印制的非常精美,是後江戶時代東瀛知名的印社。不過,他們印制的絕大多數都是“徂徕學”相關書籍。

  賭鬥沒結束,兩人都沒将自己購買的物品給對方細看。

  盧燦的眼睛從那副豎着插在紙袋中的豎幅上掃過,豎軸頂端的軸帽讓他的目光再度凝了凝,心中咯噔一下,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賭鬥,一下變得有些不太确定。

  盧燦自己就是裝幀高手,雖然還不知道這幅豎軸是誰的作品,但能用玳瑁做軸帽的作品,一定不會差!

  一幅優秀的字畫類作品,一本《徂徕先生小傳》,還有其它六本自己沒看見的書籍。價值未必比自己的那幾件準備拿出來賭鬥的物品,差多少。

  對方隻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啧啧!長澤茂的鑒定水平,真的很牛啊!

  不行,還得找一件壓箱底的物品,才能十拿九穩。

  盧燦驚訝,殊不知長澤茂看完他買的貨品,同樣震驚不已。

  那件掐絲點焊镂空銀球的工藝很精美,應該不便宜,可架不住價值很高啊!

  還有那位侍女手中拿的那把團扇,看其風格,應該是杉谷行直的作品,那可是細川幕府的用品,價值同樣不低。

  至于那位安保手提的那兩件銅制用品,其風格制式,應該是宮廷式樣……

  他真沒想到,盧燦對東瀛文物的研究,如此之深!

  原本以為萬無一失的賭鬥,這會長澤茂的心頭,也虛得很呢!

  兩人身旁是字畫攤,誰也沒說先走,這家店鋪極有可能會決定最終結果——兩人都清楚,對方掃過的店鋪,再想去撿漏,會更難!

  見盧燦低頭翻弄面前的書籍,長澤茂連忙沉下心,蹲在旁邊的藤條框中,翻看斜插在其中的幾幅字畫。

  盧燦看了對方一眼,暗歎長澤茂的選擇,很聰明。

  這家攤位上,書籍呈兩列擺放,整齊的疊在條案上;書畫分為懸挂式和插框式。懸挂式書畫,價格都不會太便宜——攤主一定是認識這些字畫,才将其懸挂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