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5頁)

  确實如此。

  自己幾人能想到,山下奉文或者說東瀛指揮官想不到嗎?

  為何隻有瞭望哨,沒看見炮台呢?

第422章

猶有餘孽

  有沒有炮台,如果有,炮台該放在哪兒?

  丁一忠嘿嘿笑了兩聲,他隻是安保,不研究這。

  被盧燦眼睛一瞪,他随手指了指另外一側山梁,“那裡更高,更适合架設大炮。”

  “如果架炮台,這位兄弟說的不錯,這裡的視野雖然開闊,但灘塗太長,高度也不夠,需要再往上走。”旁邊有人答了一句。

  魯戰生,桂林人,對越戰争時四十二軍的一位爆破組的組長。那邊挖坑道,暫時用不上爆破,被潘雲耕和陳曉安置到這裡值守。

  剛才盧燦上來時就打過招呼,沒想到他竟然懂炮位的架設?

  “魯組長懂炮位?”盧燦頓時來了興趣。

  魯戰生咧嘴笑笑,語氣很自豪,“我們爆破組,在部隊屬于山地炮兵團,因此也學過測繪和彈道。對炮位的架設,也有過學習。”

  爆破兵書與炮兵團?不懂。

  魯戰生一解釋,盧燦才明白自己鬧了個大烏龍。

  軍隊的專業爆破組,根本不是他所想象中炸碉堡式的炸藥包爆破,當然,這也有,但使用的很少很少。現代爆破全是定向槍榴彈爆破、山地迫擊炮爆破和電子爆破,甚至還有高壓榴彈爆破。

  爆破兵承擔的職責更像炮兵中的技術尖兵,他們需要在抵近敵方目标,用小口徑炮将炸彈、炸藥包、縱火彈或者高爆彈,送入對方暗堡中。

  至于盧燦印象中的炸山開路,那是工兵幹的事情,還無需他們這些技術尖兵出手。

  這位,實打實的炮兵内行啊!

  “好好!”盧燦高興的連拍兩下手掌。

  “這座山梁,東瀛倭人不可能不安排炮位,你幫我評估評估,炮位應該設在哪兒?”

  山下奉文隻要不傻,一定會在山上設立炮位,盡管沒用,這種防備還是要做的。

  事實上确實沒用。

  二戰後期麥克阿瑟帶領美軍的第一登陸點選在林加延灣,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北上卡布高,一路南下奎松,勢如破竹,将呂宋島上的日軍一截兩段。

  至于蘇比克軍港,當時東瀛海軍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美國佬還想着繼續使用這裡,将其當成北上進攻跳闆,因此海軍并沒有發動相關戰役。

  所以,山上如果有炮台存在,最後肯定被日軍自己拆毀的,這就給掩藏物品提供很好的機會。

  美軍不會查這些山梁嗎?肯定會查的。

  但如果說這些美國大兵對被炸毀的坑道有多大興趣?有多認真?那就不好說了。

  當時東瀛人在菲律賓遺留了太多的物資,大家都在分享勝利的果實,即便發現那些被炸毀的炮台,估計也懶得一塊塊搬走石塊,最大的可能是在外面再放兩包炸藥,徹底封死。

  “如果是炮台,這邊不合适。”

  還未等盧燦問為什麼,魯戰生指着下面的伊巴港說道,“炮台的主要作用是海防,這邊的灘塗太長,威脅不了軍艦。如果是防止登陸戰,炮台還不如在海岸邊布置幾挺機關炮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