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頁)

  從今天他拿出來的這兩件藏品來看,他所繼承的古董,即便有假貨,但真東西更多!

  趙太來的藏品中确實有假貨,這一點盧燦親自驗證過,他曾經遊覽過羊城寶墨園。但說這些假貨是趙太來的手筆,更有人說趙太來身後有近千人的作僞團隊,這就太扯了!

  近千人的作僞團隊?那需要多大的資本支持?

  盧燦的三大支柱産業虎園、潤馨瓷廠還有納徳軒珠寶的所有正式員工,也不過兩千人,每年的人工開資就已經數目大到吓人。趙太來沒有産業支持,單靠制假拉起這麼龐大的隊伍,這不現實也不可能!

  盧燦估測,之所以有假貨,與這批藏品的來曆有關系。

  伍廷芳掩藏在英國的藏寶,隻有一萬三千多件,後來這十多萬件怎麼來的?

  與英國大律師瑪麗亞有直接關系!

  瑪麗亞是伍家英國資産的守護律師,她本人還是伍廷芳的紅顔知己,受伍的委托,在英國大肆收購各類來自中國的古董——清末到民國初年,英國從中國搶劫來的古董數量一直占據世界第一,直到民國十年左右才被東瀛和蘇俄超越,因此,市面上并不缺少古董。很湊巧的是,那時在英國,真正專注于收藏中國古董的人,并不多。

  所以她的收獲才能如此巨大!

  瑪麗亞本人并不懂中國古董,她的收購屬于掃街式——見到市面上有中國風格的古董就進行清掃。民國中後期,赝品橫行,即便在英國收購,依舊逃不脫大量收購赝品的命運。

  盧燦估計,這才是趙太來所有藏品中,有數量不菲的赝品存在的真正原因。

  至于為何捐獻到博物館,原因也很簡單——趙太來不懂鑒定!

  趙太來本人繪畫出身,學曆并不高,在繼承姨媽遺産前對古董一竅不通,後來純粹靠自學成才。在九十年代開始捐獻時,十年自學,他的鑒定水平能有多高?很值得懷疑。

  因此,他将那些赝品和真品一道捐獻給博物館,也就很正常了!

  不管怎麼說,趙太來的情操,值得欽佩!用國寶幫來形容他,實在是對他的嚴重侮辱!

  這一瞬間,盧燦的念頭轉得絕對比飛機引擎還快!

  那邊,許佳聞陪着趙太來說話,李老爺子正用趙家的電話和虎園的福伯通話呢。

  老家夥與福伯的對話,挺有意思。

  “老福,趕緊将裱修室空出來!邢師傅帶人在修複書籍?讓他們都去二室,趕緊的,馬上搬!我們這裡有緊急事情處理!對,一幅古畫!屁話,當然珍貴了!唐經裝長手卷,你說能不珍貴?誰的作品?嘿嘿,不告訴你!對了,順便把老張也叫過來,這幅畫隻怕不比他的那幅《遊春圖》差!《上陽台帖》?那是小幀,兩者價值沒法比!好了好了,你也别拐彎抹角打探了,我告訴你就是了……我懷疑是後梁千牛衛大将軍劉彥齊,臨摹的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記得,我們十五分鐘後到……這老小子,挂我電話?回去找你算賬!”

  一番話,又快又急,聽得盧燦三人目瞪口呆!

  聽他說完,盧燦慚愧的很!鑒定學問無止境,這就是差距——他在畫幅展開兩米匆匆一瞥的情況下,能判斷出這幅畫的作者!

  趙太來抱着這兩幅畫,阿芳則抱着兩歲多的兒子,一家子随着李林燦上車,坐不下,盧燦隻得上許佳聞的車,兩車一前一後直奔虎園。

  “你給說說呗,怎麼又是《八十七神仙圖》,又是《朝元仙仗圖》的?現在李老爺子又說是什麼劉彥齊?到底這幅畫什麼來曆?”許佳聞和盧燦坐在一起,終于有空閑問出疑問。

  “你啊,有空多看看這方面的書籍,沒壞處!”

  盧燦白了一眼,就這,還拍賣公司的老總?

  《八十七神仙圖》是民國二十五年,徐悲鴻先生在香江辦畫展時,偶然間從一位德籍夫人手中購置的,依照徐老及好友張大千和謝稚柳等人的鑒定,為唐代畫聖吳道子吳生的“粉本”即壁畫稿本。整幅畫作為34×1443厘米,屬于大手卷!

  五三年徐老将此畫獻給國家,現藏于徐悲鴻紀念館中!

  “真是畫聖手迹?”許佳聞咂咂嘴,臆想着那幅神作。

  “雖然沒有署名,但對比藏于東京的《送子天王圖》,還有那幅仿作《朝元仙仗圖》後,收藏界公認的,就是吳道子作品。”

  “對了,《朝元仙仗圖》又是怎麼回事?”

  《朝元仙仗圖》是北宋壁畫大師武宗元仿制吳道子的作品《八十七神仙圖》,但他仿制的是壁畫,因此在尺寸上與吳生的粉本差别較大,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全部面積計4033平方米,現藏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