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舍得花錢呗!楊老是盧燦見過的,最舍得花錢的一位收藏家。
他的藏品中,有很多是南來畫家的作品,如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等人流傳新馬的作品。更大部分是來自中國六七十年代大量以外貿方式出口的,清末民初及近現代名家書畫。
這些作品,在八十年代的藏品分級中,隻能算是精品或普品。
“确實收到一幅不錯的藏品,你上去便知。”楊英群指指樓上,示意盧燦自己上去。
還真的有新藏品?不是說語氣低沉嗎?
和楊家關系熟識,盧燦也不見外,對他擺擺手,三兩步就跨上台階。
袖海樓收藏室在三樓,盧燦推開平時聚會的那間客廳門時,房間内隻有楊老一人,趴在條桌上,手持放大鏡,仔細觀摩一幅橫軸長幅書法。
“楊老,我來了。”盧燦敲敲門,提醒道。
楊啟林擡頭,對他招招手,“快來,快來!給我說說這幅字!”
“欸好!我來看看!”盧燦來到長條桌前,看了一眼就驚呼一聲,“咦?”
這幅書法作品,非常奇特,筆鋒枯峭,剛勁生澀,基本每個字都有秃筆、散筆、飛白。如果單看,每個字都有嚴重缺陷,可是,整幅下來,偏偏“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的特征非常鮮明,字體顯得勁健、沉着,氣勢磅礴,且兼具法度,為大家手筆!
盧燦越看越心驚!
這是哪位大家的手筆?怎麼全是秃筆散鋒?
不對,不像是秃筆所寫!即便是秃筆,在轉折撇捺等地方,都有凝鋒飽筆來轉圜,怎會全是散筆飛白?
他忽然想到一位,心頭大喜,連忙從頭開始看起!
果然如此!看了幾個字,盧燦便恍然大悟。
“世道升降,人有任其責者,君臣是也。予少讀《宋史》,惜宋之君臣,當其盛時……南海病夫陳憲章識!”
一共六百多字的行書,盧燦彎腰一口氣看完,直立身子後,猶有不舍。
珍品!絕對的珍品!
盧燦擡頭,目光複雜的看着楊啟林。這是赤果果的打臉啊,剛才進門時自己還想着,袖海樓精品多,珍品少,不到幾分鐘,自己就看到一幅絕對珍品的字幅!
這幅作品進入虎園,也能排到鎮館之寶級别!
這臉打得啪啪作響。
楊啟林可不知道盧燦心理所想,見他看完,笑着問道,“怎麼樣?這幅字還入眼嗎?”
入眼?天哪!這幅字如果在不入眼,那盧燦就是典型的有眼無珠了。
笑容有些苦澀,盧燦拱拱手,“恭喜楊老,好東西啊!這幅作品,堪稱珍品!能稱得上袖海樓的鎮樓藏品!”
“哦?評價這麼高?來來,你給我說說,這幅字珍貴在哪兒?”
盧燦的話,讓楊老咧嘴笑笑,笑容有些詭異,不過,盧燦此時心神失守,還真沒看出來。他拉着盧燦,指指這幅字,示意道。
“楊老,這幅橫軸的珍貴之處有三,取其一者,即可當珍品,三者齊全,珍稀品,當之無愧。”
盧燦戴着手套,食指中指,從這卷橫軸的起始字迹摩挲起來。擡頭問道:“您老是潮安人,肯定知道慈元廟吧?”
江門新會有一個地方,在曆史上非常有名,那就是崖山。在這裡,陸秀夫抱着年僅八歲的宋懷宗趙昺(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宋少帝),投海自盡,在這裡,跳海自盡的還有十多萬一路追随而來的百姓、士兵、官員,在這裡,演繹了漢民族最為悲壯的節氣歌!
兩百年後,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和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由明代大儒陳白沙倡議,先後興建大忠祠和慈元廟于當年宋少帝行都故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