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來吧!我還騙你?”
楊啟林拍拍他的肩膀,很是欣賞的看了看盧燦,又說道,“小子,準備一千萬新币需要幾天?我帶你去個地方,這幅藏品,也是他的,我不過是做個中間人而已。”
什麼意思?有人要出藏品?
盧燦很快想到這幅畫最後的钤印,脫口問道,“陳博士準備出藏品?”
“還真是聰明……”楊啟林摸摸光潔的額頭,再度贊賞了一句,繼而,他的語氣又變得低沉,“老陳前些天中風癱瘓,現在連說話都難了……”
“啊?陳老中風?”
盧燦一怔,一時間五味陳雜。
這幅藏品果然是香雪莊的,而且,聽楊老的意思,香雪莊的藏品準備轉讓給自己,這應該是好消息。可是,聽說這樣一位一輩子矢志收藏、值得尊敬的老者中風癱瘓,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難怪早晨溫碧璃說,楊老電話中,語氣低沉,原來是因為老友卧病在床。
“很嚴重?”這話問得很蠢,都已經癱瘓在床,還不嚴重?
盧燦很快意識到,他連忙又說道,“怎麼不把陳老送到美國或者英國看護?他們的神經科醫學研究,要比新加坡更先進。”
楊啟林神色有些黯然,搖搖頭,“老陳不願意遠行……”
盧燦暗吸了口氣,這麼嚴重?
東南亞華人迷信的很,認為如果死在外面,魂魄最終也進不了家門。陳老不願意遠行,是擔心這個?
可是,盧燦記憶中陳之初老先生,是八三年,中風複發後,才去世的,還有兩年時間。
也就是說,他此時并無生命危險。
盧燦搖搖頭,“還是要送去歐美看看,諱疾忌醫要不得的。我記得陳老今年剛過七十大壽吧?壽數還長着呢。”
兩人聊了幾句,盧燦才算明白今天來看畫,竟然還是個不大不小的考驗。
陳之初老先生是東南亞有名的“胡椒大王”,其胡椒貿易遍及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家資要比楊啟林還要富有,在新加坡富豪中,能跻身前十。
所謂錢财,陳老還真的不太看重。
十月中旬,陳老在出版新書《陳之初書法》的一周年慶,暨本書銷售突破五十萬冊的慶祝酒會上,突然中風。而那時,盧燦還在南美呢,等他回來後,又忙于公務,還走了一趟内陸,竟然對此事完全不知曉。
卧病床榻,陳老先生猶自擔心自己的藏品。
陳老一子一女,在商業上頗有天賦,可在收藏行當,那就純粹是外行。那些藏品,如果留在家中,如何保養都成問題,由不得他不擔心。
原本他想要将這些藏品捐贈給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可是,這家博物館的主旨是诠釋新加坡曆史的文物館。
文不對題啊!
此時新加坡另外兩大博物館——亞洲文明博物館(2003年)和新加坡美術館(1996年)都還沒有創立,因此,陳老發現,自己想要捐獻竟然找不到合适的捐贈對象!
内陸和台北的兩大故宮博物館不也可以嗎?事實上,陳之初老先生出生在新加坡,他對中華故土的情結,并沒有黃曼士、劉作籌、楊啟林三人那麼深厚,他更偏向于将自己的藏品,留在新加坡本土。
真實的曆史上,陳老的香雪莊藏品,一直存留到2002年,由後人捐獻給當時尚未竣工的亞洲文明博物館。
來探病的楊啟林得知後,勸慰他,不如半捐半賣給香江的虎園博物館。藏品有了好去處,同時也能多留給子女一些企業擴張的資金,反正香江盧家有錢的很!
另外,虎園因為是私營的,還可以做個人陳列館,已經有先例了——瓷王堂陳列館、周淑濤陳列館,以及在建的海藏樓陳列館。
也許是最後一條,打動了陳之初老先生,他雖然口不能言,可仍然可以手寫,與楊啟林溝通了半天,最終同意讓楊啟林先去試試這位被行業内譽為“一代天才”的年輕鑒定人,看看他對藏品的真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