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擊,不像前面兩步的暗中操作,需要盧家在董事局會議中,直接面對郭家。
嗯,也就是說,需要盧家赤膊上陣了。
眼見這次分紅無望,相信那些小股東,不會再像一個多月前那樣死心塌地的追随郭家,至于幾個大股東,邱家的态度有所改變——下午邱千健明确表示,邱家在大華銀行保持中立;冼家已經溝通過,答應同步。
按理說,自己應該有必勝的把握,可臨到頭來,盧燦又有點猶豫——這一攤牌意味着與郭家徹底決裂!
說到底,他上輩子隻不過經營一家玉器小店鋪,本身并不具備那種大集團的管理運營經驗,而這輩子,他更多的是參謀角色,無論是納徳軒、源森居還是嘉麗服飾,都另有管理層,無需他去決策;虎園,則完全是福伯幫忙打理。
他個人完全操盤的項目,其實隻有潤馨瓷器,可那……對技術的要求大于對管理能力的要求。
這是他能力上的硬傷,隻是在此之前,被掩飾的很好,别人一時間無法察覺而已。
這種決策上的猶豫不決,同樣需要曆練!
盧燦在心底又将全盤計劃仔細過了一遍,一直到兩人走到穆遠家的“幹扣面館”時,他才終于點點頭,“照計劃執行,讓會計部的維克多·查理,提交質疑案!”
第二天一早,盧燦和柯嘉遜,還有邱千健,三輛車在幾輛安保車的護衛下,跨國新馬大橋,向柔佛駛去。
與此同時,大華銀行會計部總經理維克多·查理,在當年上午的例行管理會議上,直面質詢郭勝利——裕廊石化園區投資款項的進款批次數目不對,究竟是怎麼回事?
沒等郭勝利反應過來,冼家任職的大華銀行審計部總經理克裡希·瑞生,立即就這一提議,提出自己的看法——這種事情,必須彙報監事會——也就是盧燦主管的機構!
無論是會計部,還是審計部,亦或是稽查部,都有權利單獨向監事會提議審核,維克多·查理在管理層會議上提議,不過是例行照會罷了!
大華銀行内部,第二股東盧家、第三股東冼家,終于向大股東郭家,當面一槍!
第495章
柔佛柯家
柯家祖籍閩省同安,可是發家卻在江南吳江一帶。
柯守智和柯守拙的祖父柯華斯,是吳江鹽場的大股東。在工業制鹽未曾普及的鹹豐至光緒年,鹽田就是金礦,柯家因此成為當時江浙一帶的巨富。
可惜,盡管柯家在努力的融入江南财團中去,譬如與南浔四象八牛家族(以南浔張家為代表的江南财團)之一的顧家締結姻親——柯華斯的繼室便是顧福昌(四象之四,經營顧豐盛絲号)的侄女,可江南财團的排外傾向太嚴重,尤其是清末民初的亂世之際,各方勢力都想從江南财團中抽取好處時,身處外圍的柯家,被江南财團毫不猶豫的拿出去獻祭。
末代狀元張謇清晰的記錄這件事,在他的《烏程張封公墓碣》中有:“同治年,私販充斥,引滞課绌,鹽法太壞。巡撫召商集議,頌賢連約諸商,收餘姚岱山之私,輕課減價,以陰敵緣江并海之私”。
說得就是清末江淮私鹽泛濫,朝廷想要大力整治,結果,南浔張家家主張頌賢帶頭,用柯家的餘姚鹽場充公這件事。
呃,順便說一句,南浔張家,就是張靜江和鑒定奇才蔥玉先生的家族,他們也是鹽業起家。因為這件事,張家和柯家多年死敵。
面對江南财團的威吓,柯家隻能收拾細軟,一家人在柯守智的父親柯鵬樂帶領下,來到馬來,落戶于柔佛,至今已有九十餘年。
柯家為何選擇立足馬來柔佛?這與南浔四象顧家有關——顧福昌創業同時還是怡和洋行買辦,和英國人關系很好,柯鵬樂為顧家外甥,自然要照顧一二。
因此,除了同安柯家祖地外,柔佛算是柯家的祖庭所在。
柯家位于柔佛苯珍,西濱馬六甲海峽,東南臨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海峽西口,在地理位置上,正處于亞洲大陸的最南端。
車子直接開進柯家,盧燦被深深震撼一把——能在柔佛這片南洋之地,見到如此精緻的江南園林——假山流水小亭榭、白牆黑瓦梅花門随處可見。
多方勝境,咫尺山林,房舍全是那種不超過兩層的樓閣,柯家還真不愧百年世家。
“家中老祖奶奶不喜歡住高層建築,她認為這樣更接地氣。”下車後,柯嘉遜給盧燦和溫碧璃介紹道。
“老太祖身體還好吧?”盧燦知道,柯家還有一位壽星,那就是柯鵬樂的第二位夫人,也是柯守拙的母親,柯嘉遜的太祖母,今年已經百歲出頭。
柯鵬樂一妻一妾,原配是華亭楊氏,生一子柯守智,在遷來柔佛不久後,因水土不服殡天。三年後,柯鵬樂将現在這位甯氏孺人扶正,甯氏同樣誕有一子,也就是柯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