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剛峰的下場呢?被錦衣衛關押到诏獄,但嘉靖皇帝明白的告訴東廠頭目陸景,不得上刑,這又是嘉靖皇帝的聰明仁慧之舉。
這篇奏折非常有名,被栽入《明史實錄》,也不知它怎麼就沒被焚毀——朝廷奏折一般都會在寄存兩年之後焚燒。
估計與這篇奏折的上呈時間有關——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上的奏折,而嘉靖皇帝在當年十二月十四日薨,明穆宗繼位,大赦天下,海瑞被重用,調任為大理寺丞。極有可能,這份奏折并沒有來得及焚燒,更有好事者将其偷偷藏匿起來,作為海剛峰“剛直”的見證,也因此流傳至今。
現在沒有時間鑒定這份奏折的真僞,盧燦将它重新裝好,與那幅趙雍的《溪山漁隐圖》一起,拿到外間。
《溪山漁隐圖》,盧燦有九成把握是真迹,可這份奏折,盧燦隻有七成把握,還需細看。
趁着這機會,盧燦瞄了眼武田次郎所挑揀的藏品。
嘶,對方還真的很有實力!
第一件是青瓷,典型的宋代龍泉窯特征:薄釉色淡露胎,這件瓷器的全稱為青釉貫耳弦紋瓶,高度在二十五公分左右,接近大器,如果真的是宋代龍泉窯的話,其價值可不低。
第二件琺琅彩白地單色紅繪雙龍耳天球瓶,看其做工,很像雍正朝的真品。
雍正的琺琅彩比較成熟,工藝上有所突破,彩料更為豐富,雍正時期有色地彩繪,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繪,白地彩繪能更好地突出琺琅彩釉的豔麗鮮亮。
這件琺琅彩,瓷胎質地潔白細膩,釉面瑩潤如玉,色調明快豔麗,制作工藝精湛,有油畫效果,遠非其它瓷器所能比,價值也要比同時期其它瓷器更貴重。
第三件瓷器則是青花将軍罐,其型制矮胖,頗有明代永宣之風,畫面為“張良拾履圖”。
永宣青花,古陶瓷學界專有名詞,特指明代永樂、宣德兩朝燒造的青花瓷。
明代永宣兩朝的三十餘年裡燒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燒造曆史上堪稱稀世珍品。
其異域風格的造型、濃重明豔的呈色、超凡脫俗的紋飾,被後人贊譽為發曠古之未有,開一代之奇葩。元青花不受待見,可永宣青花的行情一直不錯,而将軍罐又是重器,其價值也不會低。
最後一件是竟然是戰國時期的媵(音應)器。
媵器是什麼?
“妃嫔媵嫱,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辇來于秦”,這裡的媵指的是陪嫁的丫鬟,媵器就是陪嫁的青銅器,古人專門為嫁女兒所做的青銅器物。
這類青銅器非常少見,每一件,對當時風俗文化而言,都很有研究價值。
眼前就有一件,學名應該叫做戰國雙魚紋銅洗媵。
沒上手,不知道是否有銘文,如果有銘文的話,這件媵器的價值将再度翻倍!
盧燦有些發愣,他第一次覺得,自己似乎沒有把握完勝今天的鬥亮,就這四件,市場價值已經不在自己選擇的兩件書畫作品之下!
十多分鐘能挑出這四件寶貝,這個東瀛人的眼光,忒好了!
更讓盧燦沒想到的是,丁歡家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好東西!
不行,得趕緊!他自己也沒把握,剩下的八件還能找到趙雍的《溪山漁隐圖》和海剛峰的奏折《治安疏》。
将兩份書畫,交到溫碧璃手中,盧燦急匆匆又趕了回去。
他突然表現出來的焦急,可把溫碧璃給吓壞了,小丫頭咬着嘴唇,想和他說句話,又閉上,沒敢打攪。
等盧燦離開後,她的求助目光,落在丁歡老爺子身上。
丁老面色失落,心愛的藏品就将離自己而去,心底怎麼想都不是滋味,盡管他性情怯懦,可對收藏的熱愛,不差分毫。
盧燦挑選出來的這兩件,是他所珍藏一百一十五幅字畫中,價值較高的兩幅,見溫碧璃看向自己,對這小姑娘,他的印象還不錯,溫婉有禮,于是,遲疑片刻後,他緩緩點頭。
老先生的認可,讓溫碧璃終于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