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1頁)

  盧燦捏着這尊無量壽佛的老木雕,盡管還不是很确定,這件木雕是不是真如那男孩所言,是戴逵的真刻,這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決心買下。

  從華克倖的手提袋中,掏出一把,至于有不少錢币、各種票據,盧燦也沒看,松手,放入那隻竹筐中,又用馬燈壓上。

  繼而抽出手,在這位男孩的臉龐摸摸,小臉冰涼,“快回家吧,這裡冷。”

  家中這個破佛像,能值這麼多?男孩子當場驚呆,詫異地看着盧燦,那小女孩則是用手捂住嘴唇,高興的直哆嗦。

  “哥哥……哥哥……”

  她在旁邊焦急地杵杵那男孩,接連眨了幾下眼,又指指框中,示意他趕緊收好。忽而又見盧燦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那丫頭一臉嬌羞的躲到哥哥背後,再也不擡頭。

  男孩子挪過馬燈,看着那一把票據及錢,有些不知所措,站起身來,用手背搓着額頭,“這……這……太多了。”

  “你的木雕,雖然不能确定是不是戴家樣,可确實是一件有相當長曆史的老東西,雕工圓潤,應該是出自大師之手,它……值這麼多。”盧燦晃晃這件東西,笑着說道。

  這件無量壽佛木雕,盧燦鑒定過,确實很像戴家樣,可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他想不通——這件木雕的原材料是松木的,松木怎麼能保存一千五百年?

  普通的松木家具,最長使用壽命為兩百年,碳化過的松木并塗過清油和油漆的家具,其使用壽命也不過五百年。

  這件佛像,有塗漆和碳化的痕迹,可是想要保存一千多年,并且沒有出現大面積粉化,這……太不可思議。所以,盧燦對這件藏品的真僞,一時間還真沒法确定。

  “謝謝您,太謝謝了!”那男孩拉着妹妹,連連鞠躬。

  那小男孩也乖覺的很,利索的從籃子裡挑出大額面值鈔,塞進懷中,又拿下脖子上的毛巾,塞進籃子裡,蓋住剩下的那些零錢上。

  做完這些後,他拉着妹妹,對盧燦兩人深深鞠一躬,掐滅馬燈,在月色下幾蹦幾跳,很快就隐匿起來。

  呵呵,還是頗有安全意識的孩子。

  “盧少心善!”華克倖全程未發一語,見這兩個孩子走後,他笑着說道。

  “東西還不錯。”盧燦拿着這尊佛像,借着月色看看,并不覺得自己買虧了,如果真是戴家樣呢?

  這件東西,既沒有署名,又沒有記載,想要鑒定真僞,必須帶回香江做碳十四鑒定,不僅如此,還需要收集大量戴逵的雕塑作品來做橫向比較,挺麻煩的。

  雖然無法解釋一千五百年的松木,為什麼能保存至今,可盧燦隐隐感覺,這件東西,極有可能是正品。

  這種感覺很奇怪,無法解釋。

  兩人很快走進鬼市中,還有許多攤鋪沒看呢,不過,買古玩急不得,盧燦的速度很均勻,每家攤鋪,他都要伸頭看一眼。

  每個攤主所擺放的物品并不多,大多數的貨色還不錯,真品率很高,接近五成,即便是仿品,多數都是民國老仿,估計攤主自己也不認識。

  又入手一件“雍正禦制”雙邊框青花款琺琅彩杏林春燕大碟之後,盧燦頗為感慨,真是收集古董的好時候啊,難怪老一輩人都認為八十年代是古董行業的黃金時期。

  這件大碟,堪稱雍正朝琺琅彩的精品,換到手,不過花費五塊錢,兩斤肉票,十斤糧票,折合起來,不足十元錢,放到三十年後,即便是普通交易,也能妥妥的兩千萬往上走。

  盧燦清晰的記得,2006年香江佳士得亞洲秋拍會出現過一隻雍正琺琅瓷小碗,成交價為一點五億多港元,大約相當于當時的一億六千萬元人民币成交!

  還有什麼投資,比這更暴利?

  放在幾十年後,有錢又能怎樣?買不到好貨啊!哪像現在,一件破破爛爛衣服裡面,就包裹着一件可以評定為二級國寶的古董。

  琺琅瓷的珍貴,并不僅僅是因為數量少,而是“琺琅彩”自身特性決定的。

  琅彩瓷創燒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一直是宮廷燒制。雖然到了清代後期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但每年燒制多少琺琅瓷,都有定數,而且全程都是宮中監視之下完成。

  清廷為何如此重視琺琅瓷的燒制,正是因為琺琅彩從一出現就被康熙定位“貢彩”!

  根據清宮中檔案記載:雍正六年以前的琺琅彩料都來自西洋,俗稱洋色,雍正六年以後宮中自制彩料獲得成功。因為琺琅彩是一種外來技術,它的化學組成非常特别,與中國傳統釉上彩有很大不同,主要差别在着色劑和助熔劑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