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4頁)

  盧燦摸摸嘴角,一絲輕微的笑意蕩開,香江金融股潮終于開始蔓延,觸及銀行業,創興銀行這是撐不住了?

  從九十月份開始,由幾家媒體爆出佳甯股票虛高之後,香江股市便波動異常,佳甯控股和佳甯置業這兩隻股票,忽上忽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佳甯集團在背後“死撐”。

  等到大來财務的二輪沖擊波到來之後,佳甯控股略有下挫,佳甯置業則江河日下,再也撐不住,這也是當時大華銀行郭家被擠出管理層的根本原因。

  大華銀行震蕩,香江幾家與佳甯集團關系密切的銀行,同樣也受害不輕,其中就有創興銀行。

  這是一家三類融投資銀行,其創始人為廖寶山。

  1948年,他在中寰永樂街創辦廖創興儲蓄銀行,吸納本港及海外潮汕籍人士存款,可惜,這家銀行的資本實力不足,1961年遭遇擠提事件,廖寶山腦溢血去世。後因渣打銀行和彙豐銀行聯手幫助,度過難關。

  1972年,廖創興企業上市,可惜,他們運氣不好,再度撞上第二年爆發的香江金融風暴,不得不在1973年,将銀行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權,出售給東瀛三菱銀行,度過難關。

  不過,從此之後,創興銀行的管理權之争,就一直沒有停歇過——三菱金融想要以創興銀行為據點,影響香江金融市場;廖家想要拿回家族銀行的管理權。

  這就是林山木這篇新聞稿的大背景。

  佳甯置業股票下跌,再一次牽扯到這家銀行,他們真的被弄怕了,在金融風暴剛剛露出苗頭,早早便出台第三輪融資方案——以期用雄厚資金,保證安全度過風波。

  盧燦卻從這篇報道中,讀出自己的感慨,廖列文真的成熟了,已經有“貓廖”的風采。這一綽号,是形容他有“貓一樣的警覺和快速行動力”。

  廖列文,盧燦很熟,廖家第二代掌門,今年五十剛出頭,年富力強。創興銀行在後世名頭不足,但廖創興金融城的名頭卻很大,廖家甚至有“廖百城”之譽。

  創興銀行第三輪融資?

  要不要插一腳?

  插一腳肯定穩賺不賠,隻是,不知道廖家是否對自己的意外插手,什麼反應?

  自己在金融界的名頭可不算太好,生吞大華銀行後,雖然郭家咽下苦果沒說什麼,可業界對此評論不一。

  如果廖家認為自己心懷惡意,反手聯合三菱,壓制自己,那……就不美了。

  放下報紙,盧燦琢磨片刻,吩咐道,“阿璃,安德烈還沒離開香江吧?你打個電話,讓他最近關注創興銀行融資的事情。”

  “欸!”溫碧璃很快從公文包中摸出大磚頭——這是從北美進口的無線模拟機,很快撥打起來。

  “怎麼?你又想打廖罄西家産業的主意?”和盧燦并排而坐的田樂群,自然也看到剛才的報道,斜着一雙媚眼瞟着他。

  廖罄西是廖列文的長女,香江麥堅士律師行的律師,與納徳軒珠寶有過合作,因此,田樂群和她關系不錯。

  “幫她們家,不行嗎?”

  盧燦一樂,怎麼在田姨眼中,自己也成為“資本惡魔”了?

  田樂群一副相信你才怪的表情,盧燦聳聳肩“我本将心對明月……”

  “這話……你應該對廖罄西說去。”田樂群明顯不信。

  對這家銀行,他還真的隻是想要出手幫一把,原因很簡單,這家銀行有三菱的資本。

第557章

籌備婚事

  八十年代亞洲兩大堵城,先香江後東京。

  早晚八點的高峰期,本島與九龍之間的海底隧道,就是一個巨型停車場。挪過這一段關卡,抵達九龍後,交通就會變得通暢。

  商業電台的兩位播音員,在路況播報的同時,不停的穿插新聞評論,這就是它們的王牌節目之一《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