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頁)

  今天的鬥亮,就是在東瀛打響自己招牌的絕佳平台!

  至于說糾纏,呵呵,踩他就是,來一次踩一次!盧燦從來不相信,自己會在鑒定方面停滞不前。有人超過自己?可能有,但絕不是東瀛年輕一代!

  長長的鑒定台,擺放着四十六件物品,盧燦和落合俊典,一人一端,在武田的一聲開始後,兩人都迅速進入狀态。

  很湊巧,盧燦所在的這邊頭三件,都是已經看過的。他再度鑒定确認剛才的結果後,快速填寫鑒定表單,遞給藏品所有人保管。

  第三件就是那方八角大盤的持有人若尾文子。

  “文子小姐,稍後能幫我簽個名嗎?我很喜歡您的電影!”

  此刻全場靜悄悄,盧燦的話雖然很輕,可依舊傳遍大廳。一時間,所有人都驚愕的看向他。我這香江小子都什麼人性?這會兒還有心思追星?!

  他就這麼笃定,自己能赢?

  面前這位大媽級美女,久經江湖,雖然略有錯愕,很快便恢複溫婉的笑容,緩緩的對盧燦鞠躬,“感謝盧桑的擡愛,不甚榮幸!”

  場外的阿玉驚訝的捂嘴,還有長澤茂、高島兩人,嗔目結舌,這家夥,也太能……裝了!什麼影迷?剛才還不知道姓名呢,這會就挂上對方了?

  兩人再度從對方眼中看到驚訝。

  盧燦并沒有在這邊逗留,來到第四件存疑藏品面前。

  這是一方硯台,東瀛有名的赤間石硯。

  赤間硯,為東瀛硯台中的最高級品,研墨優良,紅褐色的外觀配上精緻的雕飾,外表精雅,素有“禦硯”美譽。

  在中華文化圈,端硯無疑是硯台中的皇者,可是在東瀛,同尺寸的硯台中,端硯的價格,要偏低于赤間硯。

  歙硯,價格又要低一檔,至于洮河、松花、金絲等名硯……咳咳,還是别提了。

  赤間硯确實不錯,下發不錯,但真有那麼好嗎?這就見仁見智了。盧燦認為,赤間能受寵,還是東京文博界的自尊心在作怪——孩子是自家的好。

  放在眼前的這方赤間硯,帶紫色硯盒,揭開後,硯台與硯巢同為方形,硯小巢大,這是東瀛硯台的典型風格。

  其制式簡潔,線條優美,淺雕精緻,硯蓋也契合着恰到好處,處處表現出其工藝的精湛,硯台四周墨迹斑斑,歲月沉澱感十足。

  這東西有什麼存疑的?這就是一方江戶時期的赤間硯啊?

  盧燦不理解的擡頭看看藏品持有人。

  這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他的神色略有拘謹,盧燦明白過來,這就是東京收藏圈中的實戰派,也就是純粹的“古董商人”。

  東瀛的實戰派專家的地位要遠低于理論派,甚至有人說東瀛根本就沒有“實戰派”這一劃分。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與東瀛古董特性有關。

  東瀛古董,仿品不多,赝品更少,所以,在鑒定東瀛古董,文化背景了解的越深越占優勢,至于實戰派,呵呵,很少有赝品哪來的實戰?

  因此,在内陸、港台、東南亞乃至歐美赝品橫行時,東瀛古董市場就慘了!

  他們鑒古能力很強,但鑒僞能力相當差勁,甚至還發生過安田公司,花費五十億日元購買一幅梵高《向日葵》僞作的事件。

  這位老者,正因為是“實戰派”,所以,他的那些同齡人都坐在台上,而他隻能在台下求解惑——真正是知識改變命運啊。

  見盧燦望向自己,那老者略略低頭,“盧桑,我想……知道這方硯台的原來主人……”

  這也行?盧燦有點暈!

  他忘記自己剛剛還在想的理論及文化的重要,這就是東瀛文物鑒定中非常受重視的“背景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