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1頁)

  盧燦沒理他,沒想到啊,竟然在會津簌平家中得到一幅師門僞作,而且是一幅精彩絕倫的僞作!

  他徑直往後轉動,出現的是“後紙跋”——續在字畫後面的單獨跋文。

  第一篇又是乾隆的小字跋,關鍵這位十全老人不自愛,竟然将跋文題在原作的紙上;第二篇是宋徽宗的瘦金體跋文。再之後分别是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馀慶、危素、驺魯等人的跋文。

  盧燦越看越心驚,越看越欽佩,五體投地的那種!

  這件赝品的仿制,太牛了!其水平要勝過自己百倍!

  仿作這件藏品,難點太多。

  其一、字迹。

  這件藏品,李太白的正文,再加上八人的題跋,一共有九人的字迹,各有特色,仿作者必須要做到所有的字迹,都得惟妙惟肖的程度。

  這簡直難以想象!

  其二、印簽

  《上陽台帖》一共七十六枚各種钤印,正章、賞章、玩章、花押等,每種印章的刻紋方式又各不相同,篆書、金文、隸書、楷書等等。

  想要仿刻這些印章,也幾乎不可能!

  其三、紙質

  如果隻是《上陽台帖》的正文仿作,其紙質做舊,雖然難一些還是可以實現的,可是别忘了,這些“後紙跋”還有乾隆的“引首”,使用的紙質各不相同,而且不同年代的紙張,材質不一樣,老舊程度也各不相同。

  想要仿制出同類效果,同樣近乎天方夜譚!

  難怪會津簌平說,這幅仿作,在他眼中要比真品更貴重!

  在盧燦眼中,同樣如此!

  自己的那位素未謀面的大師伯,究竟是何等驚才絕豔!

  是的,盧燦可以肯定,這幅作品不是張博駒老爺子的手筆,八成是死在台島的那位裴老所為!

第597章

事情真相

  “謝謝會津先生,我對這幅作品非常滿意,雖然它是一幅近代赝品。”将這份赝品《上陽台帖》重新裝進畫筒中,用布囊封好,盧燦拿在手中,眼睛炯炯露光的看着對方。

  向對方微微鞠躬後,盧燦以非常肯定的語氣來彌補剛才自己表情上的疏漏,“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訴你,這幅赝品與張老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舉世皆知,張老擅長的是鑒定,而不是作僞!”

  老家夥的眼睛眯成一條細縫,耷拉的眼皮不停的抖動,片刻之後,他說道,“可事實上,《上陽台帖》就是好好先生從我手中調換走的。”

  對此,盧燦已經有所猜度,他攤攤手,“會津先生是那個亂世的經曆者、參與者,應該很清楚,當時的中國大地,有多少驚才絕豔的人物……”

  一陣沉默。是的,那個時代,中華文博界有多少驚才絕豔的人物!那是中國曆史上最近的一次古董大噴發——來自紫禁城皇宮的、王公貴族家藏的、盜墳掘墓流出的……這種古董大噴發,必定會讓文博界奇才輩出!

  “盧生的師傅……”會津簌平擡起眼皮,盯着盧燦。

  短短兩三句話,自然很難打消老家夥一輩子的疑惑,現在,他将張博駒的幫手,懷疑到盧燦的師傅身上。

  “這更不可能!”盧燦忽然笑道,“這件事情,應該發生在二三十年代,那時,先師還很年輕。”

  這句話老家夥變得有些焦躁,用手使勁的揉着額頭。

  這件事情困擾他一輩子,他可以非常肯定,赝品來自于張博駒,張老是少數幾位兩次以上接觸過真品的人,更重要的是,真品最後出現在張博駒手中而且捐獻給京師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