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頁)

  十英鎊折合錢一百三十還多,如果說是按照現行市價,買下來挺虧的——這些書籍在香江澳舊書市場,隻需三四十錢一本。

  可盧燦最終還是挑選了七十多本品相不錯的,實在是……這些書籍都是不可再生藏品,如果自己不收回去,指不定會被蘇利文怎麼處置。

  他的這番做法,無形中消除蘇利文和龍彼得對他的懷疑——這就是個有錢任性,有些鑒定常識的富家子弟。

  丁一忠随同阿欣上來,兩人幫忙将這些書籍捆好,裝在蘇利文找來的紙箱中。

  至于那幾件青銅器,盧燦看都沒看,一股子濃濃的酸臭味,明顯是浸泡過酸液的“馬來造”——二戰後,馬來西亞有幾家作坊,專門仿造中國青銅器,俗稱馬來造,主攻歐美,當然,香江市場上也有大量馬來造的貨色。

  馬來造技術并不出色,當内陸青銅赝品橫行時,它們很快被逐出市場,不過在八十年代,他們還是很活躍的,直至三十年後,市場上偶爾還能見到馬來造。

  書架上的那件瓷器,盧燦甚至都沒上手。

  東西不錯,應該是明代末期江南民窯出品,可惜……種類滲人——綠釉皈依瓶,也就是玩瓷器常說的“魂瓶”!

  這件魂瓶高約有二十七八公分,一共兩層,上半部分龜跌馱碑形,周圍是飛鳥裝飾;下半部分為兩幅圖案,分别是“佛光接引”和“孝子送葬”。

  這東西,若是李林燦在這,一定會下手,它對研究明末清初江南喪葬文化有一定價值。可盧燦嘛,肯定不會碰,魂瓶是随葬品中最為特殊的存在,它是“往生寄魂”之所,邪性的很。玩瓷器的藏家,都不會要。

  蘇利文将這件魂瓶放在英國而不是帶回到斯坦福,估計也有點小忌諱。

  最後盧燦從這間儲藏室,購買了八十四件物品,貌似有點虧……可盧燦心底樂開花!他很認真的找蘇利文教授,要了一張交易協議,名錄中包括那四幅不知名的素描稿。

  離開時,盧燦愉悅的接受龍彼得的邀請,答應明天上午去翻他家的儲藏室。

  回到住處,盧燦沒讓丁一忠離開,從紙箱中翻出那隻畫筒,嘿嘿直樂。

  “阿燦,這東西很不錯?”這表情很少見,阿欣問道。

  “梵高……這四幅素描,都是梵高的手迹。東西不算多珍貴,但是架不住這人在歐洲太有名,他的素描稿,能讓我們虎園的歐洲館,檔次提升一級!”

  盧燦的評價還是很理智的,這四幅素描,從藝術價值上來看,真心不算多珍貴,上拍賣會,四幅一組拍賣,估計成交價也就兩百萬美元左右,但架不住他聲望太重!

  “梵高?!”孫瑞欣眼睛瞪得溜圓,驚歎一句後連忙掩嘴。

  “梵高?”連丁一忠這夯貨都聽過他的大名,忙伸頭看向盧燦手中的素描,撓撓頭,不懂啊,“這是梵高的畫?我怎麼看着像小學生的呢?”

  “你要是看見畢加索的素描,估計更撓頭……”盧燦踢了他一腳。

  将這四幅畫作,重新塞入畫筒,遞給丁一忠,鄭重的吩咐道:“阿忠,你和法裡斯即刻趕回巴尼特,吩咐田保羅,安排兩位安保成員,乘坐明天最早的一趟航班,将這隻畫筒,送回虎園!”

  是的,盧燦在擔心,擔心龍彼得!此人明顯對這四幅素描起了疑心,如果他能核實這些作品是梵高的……這些畫作想要出境,一定會大費周章。

  别以為交易完成,東西你就可以帶走。别以為有交易協議,就萬事大吉。

  侵吞名畫這種事情太多,盧燦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畢加索素描饋贈官司”。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畢加索及時任妻子雅克利娜,贈送一箱子合計271件畢加索的素描稿給别墅電工夫婦。2015年,這對夫婦年老,在進行遺産公證時,這些畢加索素描被公之于衆,立即遭到畢加索後人的質疑并上訴,認為他們涉嫌偷竊!

  這場官司的結果……盧燦不知道,但他感覺,那對蓋内克夫婦怕是保不住畢加索的饋贈——畢加索長子克勞德的背後,有幾大知名博物館在支持。

  盧燦還是覺得,盡早送回虎博才能安心。

  事實如盧燦所料,龍彼得回到住處後,總感覺今晚自己疏忽了什麼?躺在床上,又過濾一遍,他突然想起,那四幅令人疑惑的素描!

  他連夜撥通牛津大學包德連圖書館館長蕭伯特伯納德的電話。

第665章

互飙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