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3頁)

  他的賞章有數十枚之多,有“梁清标印”、“棠村”、“冀北棠村”、“蕉林”、“蕉林書屋”、“蒼岩子”、“冶溪漁隐”、“玉立氏印章”、“現其大略”、“家在北潭”、“淨心抱冰雪”、“無垢”等等,閑着沒事,就喜歡在在藏畫上來一下。

  盧燦手速變得更穩,繼續往下轉動,終于看到跋首和蒼翠的山峰。

  這是一副秋景圖,山頂的草木呈現一片枯黃之色,山峰的筆畫蒼勁有力,大家之作。

  第二枚賞章出現,盧燦怔了怔,“栎園”——這是師門北宗周亮工的别号賞章。

  這幅畫是周亮工收藏過的?

  繼續,第三枚賞章出現,盧燦心中大喜——“墨林山人”,是項元汴老先生的藏品!師門珍藏,遺落在外的珍藏!

  老爺子若是得知這一消息,要高興壞了!

  第四枚賞章很小,“清道人”,這人是李瑞清的弟子,江南大儒、藏書家汪采白!

  旁邊一枚梅花章,“韬廬”是汪采白的祖父,清官員、經學家汪宗沂的号。

  右側出現第一枚賞章,“柏堂”,此人是方宗誠,桐城派後期名家之一,是汪宗沂的老師。

  如此一來,這幅畫作從明到清,再到現代,傳承變得清晰無比。

  畫面全部展開,尚有其它钤印十一枚,立軸兩邊附貼題跋三處。

  這幅畫作為南宋四家之一,李唐的《秋山飲牛圖》!

  李唐的作品有很多人仿摹,譬如唐伯虎臨摹的仿李唐山水立軸;仇英仿《李唐山水圖》等等。

  這幅,真品!

  藏品萬千,唯書畫為大道,能在法國農郊尋訪到一幅南宋李唐真迹,何其幸哉!

  盧燦恨不能仰天長嘯一番。

第693章

紅樓

  從拉德芳斯趕回市内,天色已經擦黑。

  原本可以回來早點,可卡福一家子實在太熱情,不得已,盧燦陪他喝了幾杯陳釀葡萄酒,味道相當不錯。這讓盧燦都有想法在法國購置一塊小莊園,專門釀造自用葡萄酒——即便自己喝不了,送人也挺有範的。

  回去就和嘉妮說一聲,讓她在展會結束後安排人尋訪看看。

  卡福有理由高興,他們一家子根本沒想到,區區六件文物,盧燦支付了二十五萬法郎的現金支票,這筆錢可是他們一家子五年的收入。

  臨走時,将陳劍秋的那幅赝品,直接送給盧燦帶走。

  可惜的是,直至最後,卡福也沒有透露,當年掩埋的藏品中,究竟有沒有歐洲藝術品——也許他有了這二十五萬法郎,已經不太想再出售祖上遺留下的藏品——法國中産階級都有收藏古董的習慣。

  最後兩幅雖然比不上李唐的《秋山飲牛圖》,可以是鎮館級别的名作。

  一幅是呂紀的《紅梅斑鸠圖》絹本設色立軸。呂紀是明朝典型的“院派”工筆畫代表人物,他的工筆花鳥,繼承兩宋院體,筆墨清新,活靈活現。

  此人因作畫,最後官居錦衣衛指揮使,成為大明朝秘密警察的最高頭目,由此可見他多得皇帝的喜愛。

  另一幅《太湖丘嶺圖》的作者同樣是宮廷畫家,那就是婁東畫派四王第一人王時敏。這幅畫作,寫太湖秋高氣爽之景色,設景簡略,繪平坡疏樹,山麓茅亭。

  在畫法上追蹤倪瓒,山石樹木勾勒用渴筆正鋒側出,轉折處露鋒芒而筆墨渾然,但點葉與小樹畫法仍近黃公望筆意,其蒼厚蘊藉的風緻是畫家晚年之作的典型面貌。

  這幅畫作雖然達不到鎮館,但精品級别确鑿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