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4頁)

  “不知道那些東西還在不在,你可以去看看。”

  好消息!

  無論德西德裡神父人品如何,他的東行手稿,對考證十八世紀初的印度、尼泊爾級藏區的文化,有着相當的價值。

  盧燦很想會會他口中的貪婪阿方索!

  不過,在離開之前,還有件事要談,那就是虎博與法國人文院的聯合研究問題。

第706章

仗勢欺人

  等盧燦三人下樓,樓下客廳多了兩位客人:人文院的持久秘書讓·桑德羅·勒克朗,曆史與地理分部的主管教授雅克·熱爾内。

  法蘭西學院各大分院的管理機構有些奇葩。

  以人文院為例,名義上,院長是分院最高領導者,副院長是二把手,持久秘書(也有翻譯為常任秘書,但不準确)是幹雜活的,三人都是由院内院士選舉産生,構成分院的最高權力機關。

  可事實上呢?奇葩多多。

  奇葩一、院長的任期隻有短短一年,負責主持學院會議,并作學院年度工作總結報告。這種一年制的院長,究竟能有多少真正實權?

  副院長呢?他最大權限是負責秋季各獎項名單的對外公布,另外就是配合院長工作。奇葩二出現:副院長的任期同樣是一年,不過,一年後,他自動升任院長。因此,每年的分院選舉,其實隻需要選擇當年的副院長人選即可。

  盧燦估計,這應該是為了保證管理政策的連續性而采用的“法國腦洞”吧

  奇葩三就是持久秘書職位。

  他對内負責各種雜事、對外代表該院,堪稱“絕對大總管”,負責學院行政、财政、聯絡、出版、組織會議及撰寫會議報告等等。

  奇葩點來了——持久秘書的任期為六年,而且連選連任,原則上可以一直做到老死!

  額,現在還能說院長是分院老大嘛?其實對法國的學術機構研究越多,槽點越多,可偏偏就能在法國,如此奇葩而和諧的生存下去。

  盧燦面前的讓·桑德羅·勒克朗,已經是人文院持久秘書的第二個任期。

  盧燦捐贈兩百二十萬法郎的善款,是近年人文院收到較大一筆捐贈,他親自過來表示感謝,握手時,那叫一個熱情!

  至于雅克·熱爾内,此人一開口就把盧燦逗樂——“撸串,勒好!”

  教授,你确定是喊我的名字?而不是穿越來的撸串客?

  盧燦=撸串,這真合适嗎?他笑着和老爺子握握手,甚至更用力,畢竟對方還懂點漢語。

  在諾科教授的介紹下,盧燦對這位雅克先生還真的刮目相看——眼前這位是人文院的漢學家,西方敦煌學大師戴密微的弟子。

  而戴密微又是誰的弟子呢?伯希和!

  抛卻此人對中國西北各類典籍的掠奪,例如騙走敦煌藏經等惡心事情外,伯希和是歐美日公認的漢學領袖,對漢學的全球推廣有着巨大影響。

  雅克·熱爾内這一脈的漢學研究傳承,非常清晰:漢學家安德魯普1825-1900,到漢學家E·E沙婉1865-1918,到保羅伯希和(1878—1945),到戴密微(1894—1979),再到現在的雅克·熱爾内。

  他們的研究内容,一直有一條直線——“西域學”,到伯希和時,他開創性的提出“敦煌學”,将漢學西北所有的研究,都歸納入敦煌學中,算是集大成者。

  雅克曾經在49、57、66、80年四次走訪内陸,又于74年和80年兩次走訪台島,多次走訪香江,與饒真頤老爺子是至交好友——1956年饒真頤來法國,就是他與戴密微老師兩人負責陪同的。1965年饒老再度來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研究敦煌寫卷,也是他陪同的。

  額,聊着聊着竟然聊出親密關系來着,還真是沒想到。

  得,這話題更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