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饒真頤驚喜的一聲大叫,“梵文,天城體梵文!”
梵文?天城體梵文?
盧燦不認識梵文,但他倒是知道印度文明的發展曆程。
古印度文字,最早是笈多文,有時叫做笈多婆羅米文或後婆羅米文,是一種用來書寫梵語,其記載的内容,很多都是關聯于古印度的笈多王朝,因此稱之為笈多文。
笈多文形成時間為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在形成以後的數千年中,衍化發展出很多文字,譬如在印度次大陸的西部,衍生出夏拉達文,以及後來的古木基文,東部地區則衍生出“城文”。
所謂天城體梵文,就是從“城文”的基礎上優化出來的種元音附标文字,常用于印度教,印度佛教、及尼泊爾佛教,用來拼寫印地語、梵語、尼泊爾語等語言。
好吧,印度的文字,如同他們的宗教一樣,讓考古界頭疼不已。無論是福伯、盧燦還是張博駒老爺子,對此一無所知。
在場的,隻有饒真頤對梵文有所了解。
于是,大家的眼睛隻能盯着他,等候他的“翻譯”。
“嗨!這是一篇傳記!不,準确的說,是印尼佛教千年來的辛苦曆程的真實記錄!”饒真頤匆匆看過一遍後,興奮的揮動手臂。
“傳承記錄者,是印尼蘇南靈智會的達卡木長老!”
繞老爺子看到最後,忽然擡頭看着盧燦,“小子,你發了!”
呃?怎麼這麼說?
饒老的手指,在羊皮紙的一段話上一點點移動,“這裡,記錄蘇南佛教當年的一處佛教佛像、佛供的掩埋點。”
“就在蘇南省邦的東勿裡洞縣!”
呵呵,看來自己的印尼之行,又有新任務!
所謂靈智會,是印尼伊斯蘭化過程中,佛教殘留下來的一支地下堅守力量,保證了印尼佛教幾百年來香火不滅。隻是……
這尊四面佛出現的曆史不過百年,這位百年前的達卡木長老,記載的内容真實嗎?他為什麼自己不去取出?而是采用藏真的方法,将信息留在廣化寺的四面佛中?
還真是……燒腦!
第742章
饒老說史
術業有專攻。
在中華文物鑒定方面,尤其是古玩,張博駒老爺子水平絕對虎博最高;李林燦老爺子在中華文物考古方面,絕對大拿;福伯在文物養護、鑒定方面水平都很高,還擅長管理;可在東南亞藏品,乃至印度文物研究方面,饒真頤當仁不讓,虎博第一人。
繞老爺子是南派文化宗師,無論甲骨文、簡帛學、敦煌學、佛學、道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乃及印度梵學、西亞史詩、藝術史、音樂、詞學、書畫及理論,學無不涉,涉無不精,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對偏隅的印尼蘇南省邦的佛教靈智會,也有很深研究。
“有時間多看點書!蘇南的佛教湮滅,時間沒你想象的那麼久遠。”饒老對盧燦疑問,一臉的不屑。
盧燦摸摸鼻翼,好吧,得承認,對東南亞曆史研究尤其是宗教發展史的研究,自己是小白。見他的窘樣,饒宜蘿在旁邊咯咯直笑。
暈,這丫頭……難不成你知道?
饒真頤憐愛的摸摸孫女發髻,“阿蘿,爺爺今天就和你說說東南亞伊斯蘭的來龍去脈,還有佛教為什麼會在東南亞遭遇劫難。”
“嗯!”小丫頭用力的點點頭,又瞄了一眼盧燦,說道,“我一定不會像燦哥那樣,傻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