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姓王,全名王宏明,内陸羊城人,原本是羊城賓館的涉外商貿處主任。這次羊城輕工廳與珠江文化聯合成立“友誼商店香江門市”,可是頭等大事。王宏明因為家學功底深厚,又兼英語流利,有涉外經驗,遂被派來擔綱門市經理。
說起來,王宏明絕對是名門之後,與香江淵源非常深。
王宏明的祖上王元琛是中國第一代基督教徒,而且是死忠信徒的那種,所入教派為“廣東省首先進教會”,這是香江禮賢會的前稱。
鴉片戰争後迫于反教運動,舉家遷居香江,開始王家輝煌曆程。
王元琛育有二子,長子煜初,次子謙如,都是香江有名的華人牧師。王煜初和王謙如子女衆多,王煜初有子女十人(七子年幼夭折);王謙如有子女九人,所以王家成為香江基督教十九世紀一個龐大的家族。
由于王氏子女在香江接受到西學的教育,以及受到教會風氣的熏陶,以緻王氏子女皆能成材成器,日後貢獻于社會和國家。
王煜初的六子中,王寵勳、王寵光、王寵佑、王寵惠、王寵慶、王寵益均是學有所成,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王寵惠,此人被稱為“中國法學之父”“近現代中國法學的奠基者”。
王宏明的祖父是王寵勳,此人同樣不簡單,1895年盛宣懷在津門籌建北洋大學堂,他是第一批西醫教授。而且,他和當時的國父中山先生關系非常好——1895年10月26日,王寵勳在羊城舉行婚禮,中山先生冒着被清政府追捕的危險赴王家喜宴。
王宏明的父親王大邱,是王寵勳先生的第二子,清華物理系畢業,曾參與國家第一代核裂變的研究工作,可惜英年早逝,1970年犧牲在西北大沙漠。王宏明的母親同樣不是普通人,她是梁瀚嵩(曆史學家,教育家)的幼女,羊城三中唯一的全國優秀教師。
王宏明的古文、英語等學識,都是來自母親的親自傳授。
珠江文化最終決定由他來擔綱這家門市的經理,與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關系——王家在東南亞依舊有相當的影響力。
盧燦看完掌眼師傅,眼光順勢移到他的身上。王宏明站起身來,對盧燦點頭微笑,“鄙人小店經理王宏明,本店開業七天慶,所有物品一律九折,今天最後一天。”
盧燦禮節性的點點頭,指指窗台位置的三尊坐悟像,“這三尊法師像,可以上櫃台容我看看嗎?”
王宏明與那位掌眼老者,目光交流,對反眼中都有一絲驚訝——開業六天,許多人問過那三尊是什麼佛,真正認識的人很少,沒想到這位年輕人直接說出“大師像”。
這是瞎蒙的還是真有水平?
讓兩人驚訝的是,那年輕人的話語并沒有結束,手指連點,“哦,這尊檀木台屏,還有那四幅白石山翁的條屏,可染大師的《煙雨江南》,也給我包上……”
王宏明半張着嘴,這在幹嘛呢?這人不會是來搗亂的吧?進門到現在不過十分鐘,他認真的看過這些物品嗎?怎麼張嘴就來?
不過,對方點名的物品名稱,無一差錯。
王宏明在羊城涉外賓館接待過一二十年的外賓,也算見多識廣,他忽然靈光一閃,一拍額頭,急匆匆從櫃台内走出,高聲大笑着招呼,并遠遠的就遞出手臂,“盧先生……是吧?真是貴客臨門!”
他沒見過盧燦,但有關盧燦的傳聞聽說太多。眼前的年輕人,保镖随身,目光如炬,出手豪闊,全香江也隻有這麼一位。
“冒昧了,王經理,”盧燦伸手與他握握,“我要的那些,沒有你們的鎮店吧?”
每一家古董店都會有鎮店之物,用來彰顯自家店内物品的品級,所以這類物品,一般都是非賣品。購買鎮店之物,要麼交情非常好,要麼就是撬市——一種很不友好的行徑。
盧燦所點名的幾件,現在還達不到鎮店水準。
白石山翁的四條風景屏,再過十年能鎮店,現在他的香江市價為一千二百港紙一平尺;可染大師還在世,價位要比他師傅白石先生更低,香江均價在五百港紙一平尺。
李可染大師的作品升值,是在八十年代中後期,他在東瀛舉行一系列展覽,受到東瀛藝術家追捧之後的事。
至于那三尊坐悟像,還有那尊檀木座屏,更算不上鎮館。
“盧先生看上的物品,即便鎮館也沒問題。”王宏明熱情洋溢的搖着盧燦的手臂,分外親熱。
他又對櫃台後面的老者喊道,“馮叔,來來來,我介紹一位俊傑給您認識!”
見盧燦有些詫異,他哈哈一笑,“馮叔可是和盧少,有些淵源呢。”
“哦?不好意思,我沒太明白。”盧燦朝那位老者微微躬身,又與對方握握手。
“馮老的父親是馮耿光老先生,前幾天,我和馮老還去虎博,拜訪張博駒老爺子……”王宏明在旁邊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