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頁)

  法眼宗同樣不是小宗門,這位文益大師,也被弟子“尊佛”。

  在佛門造像中,“陪像”基本都是坐像。坐像既可以代表開悟,同時擺放在寺廟中下手位時,也可以看作“傾聽佛祖教寓”。

  南派禅宗的許多寺院都有陪像,各不相同。佛門有學者統計過,大約有二十五個“陪像”,也就是禅宗二十五祖師。

  這座龍鳳樓,小小櫥窗就擺放了三個!而且從鑄造風格來看,應該出自一爐銅水。

  盧燦看過幾眼後,立即邁步走進這家新開業的龍鳳樓——這三座陪像,價值高不高另說,它們的文化研究價值,還是不錯的。

  門口伶俐的夥計,立即笑着迎上來,“這位少爺,裡面請!”

  盧燦一怔,盡管對方的港腔很足,可話語中的“北方韻味”還是難以遮掩。

  “你……内陸的?還是你們老闆是内陸的?”盧燦笑眯眯打量這位二十出頭的夥計。

  那夥計大拇指一挑,“少爺好眼力!我們是珠江文化公司的門市。”

  珠江文化公司,背後的大佬是中國海外投資基金——面向亞非拉等友好國家投資的一家内陸駐港資本。珠江公司,原本是做文化産業的,譬如有名的左派電影公司——珠江電影就是這家公司投資,它還投資了長城電影,以及夏夢所在的青鳥電影。

  這家公司,怎麼也開始涉足古董行?

  “李滿生先生在嗎?”他順口問道。

  盧燦和中國海外投資基金,以及珠江文化公司的領導幹部都打過交道,李滿生是珠江文化的現任總經理。

  那夥計的表情頓時變得莊重起來,“您……認識我們處……李總?”

  李滿生是處級幹部,他差點說出“處長”這一稱謂。

  呵呵,這家新開的門市,透着一股子異味!

第747章

對方意圖

  做夥計的第一要素就是伶俐。

  對方雖然年輕,可是剛才一個瘦高個探頭向屋内看一眼,随後又有一名彪形大漢站在門口,這兩位顯然是保全——逛個古董市竟然帶兩個保全的人,即便再年輕,那也不是一般人。這會對方提到大老闆的名字,這夥計的話語變得謹慎許多。

  這種情況下,盧燦自然問不出來什麼,對他擺擺手,笑着說道,“你忙你的,我自己看看……你們李總,就見過一面,别打攪他了。”

  盧燦記憶中,龍鳳樓的原址是一家畫廊咖啡館,老闆是一位旅居香江的荷蘭人,聽夥計剛才所說,這位荷蘭人離開香江,珠江文化的李滿生看中這塊地皮,從房東那裡租賃下來,開設這麼一家“龍鳳樓古董市”。

  櫃台上陳列的多是小件物品,從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到各類銅器銅佛,石雕玉刻,唔,還有一側牆壁上,懸挂着幾幅字畫。

  這裡的物件,古董和當代工藝品,一半一半,雖然沒有頂級古董,但真品的比例還是挺高的,單這一點,就蓋過樂古道絕大多數店鋪。

  很像内陸的友誼商店古董專櫃,想到這盧燦忽然意識到,自己的猜測,八成是對的!

  這裡的陳設,與友誼商店的貨品陳列,非常相似!

  盧燦沒少逛羊城的友誼商店,眼前這格局,這物件,都是來自羊城的友誼商店,甚至剛才主動招呼的夥計,八成也是羊城友誼商店的精兵強将。

  嗯,珠江文化之所以開這家店,估計與羊城友誼商店系統有很大關系。

  龍鳳樓一層面積不大,隻有五六十平米,長條形,除了這位夥計,還有兩人。

  其中一位六十歲的老者坐在最裡面的櫃台後。這位掌眼師傅,盧燦看着眼生,應該也是北邊來的。而另一位三十出頭的中年人,應該是經理,剛才正陪着掌眼師傅說話,這會兒眼睛正盯着盧燦——剛才盧燦與迎客夥計說的話,他聽得清清楚楚。

  此人姓王,全名王宏明,内陸羊城人,原本是羊城賓館的涉外商貿處主任。這次羊城輕工廳與珠江文化聯合成立“友誼商店香江門市”,可是頭等大事。王宏明因為家學功底深厚,又兼英語流利,有涉外經驗,遂被派來擔綱門市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