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盧燦與鄭光榮也曾經對這座房屋開價,但譚玉明有些猶豫。
今年,情況起了變化。
所有人都認為,在香江府的主導下,調景嶺的住戶會逐漸往外搬遷,這裡未來将是一片“死地”,既然是死地,守着還有什麼意思?
譚玉明的長子譚衛東堅持,要麼搬到港島,要麼移民,再住在這老山裡,就是死路一條。
無論是移民還是入市區,都需要大筆資金。這座紫檀老屋,同樣也需要處理。
昨天,溫阿四詢問調景嶺的搬遷戶,是否還有老東西出售,被譚衛東找到,希望他能幫忙聯系去年進嶺收貨的盧燦及鄭光榮。
今天,盧燦與鄭光榮,會将這棟排名調景嶺前三的小洋樓作為重點,其他的十來戶人家,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
托時代的福,此時的香江,并沒有内陸後來盛行一時的掏老宅子風氣。荷裡活道周邊古董商,基本都在坐店收貨,他們不愁着沒人上門,至于調景嶺這種荒僻地方,更不會來。
去年盧燦與鄭光榮跑一趟,運走了四卡車的貨品,鄭光榮更是賺得盆滿缽滿。上等木材、明清舊家具,非常多,他甚至還掏到兩副上等烏木棺材,這些都被他運到家具廠翻新。
“鄭老闆他們到了。”溫阿四進門說道。
盧燦正在喝着溫家拿出來的老茶,有點普洱的味道。
這是黔省的黑茶,還是他當年從内陸帶過來的一點茶尾。去年盧燦來時品嘗後告訴他,這點黑茶價值不菲,溫老漢溫阿姆倆人懊悔半天。
他當年來香江前,也曾随着部隊搶過羊城的一家茶市場。他隻是個光腳小兵,沒能分到錢,但這黑茶足有一擔挑,結果這些年都被浪費,隻剩下幾斤茶尾。
送了點給盧燦和鄭光榮,剩下的被保存至今。今天盧燦再來,才淘弄些出來品嘗。
溫老漢随着盧燦出門,鄭光榮比當年更胖,圓乎乎的肚皮,撐得襯衣的扣子都快繃開。
見到阿燦,他惱怒道,“我就在沙田家具廠,你們稍稍等我片刻,就能一起過來。等我給阿玉電話,她說你們都已經出門了。”
呃?當時阿玉給源森居那邊去的電話,自己幾人很快出門,沒想到鄭光榮就在家具廠這邊。源森居家具廠現在的規模也擴大不少,離納徳軒玉器廠很近。
“我還以為你籌備開分店,在文武廟呢。”盧燦笑笑道。
源森居在九龍開了一家分店,近期正在籌備第二家分店,店址就選在樂古道。
“分店的事情,你嬸子在過問,我現在隻負責供貨。”鄭光榮說的頗為光棍。
田家真的出女強人。
這兩年源森居的規模擴大不少,田嬸功不可沒。
去年她獨創性的提出“家庭高端家具定制”的銷售模式,讓家具廠的設計人員上門,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服務。
真材實料,配合胖子的家傳手藝,再加上定制服務,這讓源森居在香江島業界聲名鵲起。
不少富豪上門簽單,生意紅火的不要不要的。
鄭胖子與溫老漢打了個招呼,随口誇了幾句他家的新房子後,對盧燦使了個眼色。
瞅了個空,鄭胖子問道,“有大活嗎?”
“紫檀小樓準備出手,算是大活嗎?”盧燦笑嘻嘻的說道。
“真的?”鄭胖子驚喜道,“去年不是不準備賣嗎?怎麼一年時間就……”
“他家的長子譚衛東想移民,再次的話去市内,不想再在山裡住,鬧将起來。譚玉明不得不答應,現在賣房子籌款呢。”
“好,好,鬧得好!”鄭光榮以拳砸掌,興奮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