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鬧得好!”鄭光榮以拳砸掌,興奮的說道。
兩人去年就相中這棟房子,現在終于看到希望,焉能不高興?
随即,他又警惕的看着盧燦,“這次,我主談,你隻負責看東西,不要開口。知道麼?”
他已經對盧燦的談價水平無力吐槽了。
盧燦看東西的水平已經很高,但議價能力,在他看來,還沒入門。
有了心儀的目标,鄭光榮也不願去溫家喝茶,在溫阿四的帶領下,與盧燦、潘雲耕還有他自己的司機,幾人開始往山上走。
第62章
譚家衛東
譚衛東,兩歲的時候就在母親的懷抱中,和姨娘她們一起來到調景嶺。
這裡有他的全部童年記憶。
小時候不懂事,總覺得那些密布山間的A字棚中藏有無數的秘密,太好玩了。
逐漸長大後,他才知道,那裡是人間最悲慘的生活。
懂得這份道理後,便再也不願去了。
作為家中長子,需要堅守家業,他沒能和幾位弟弟妹妹一般,去國外留學。不過,港島還是經常去的,甚至還随着父親走了一趟台島,拜見幾位叔伯。
父親因為還有某些使命,不能撤離。
譚衛東真的對這裡已經反感透頂。每天能看見的隻有山、天空,還有無窮無盡的白色窩棚,如同瘡疤一樣貼在山體上。
三十而立,他已經成家立業了,成為調景嶺頗有名氣的小老闆。
可是,兩台絞粉機,為周邊住民提供面粉的小加工廠,算是立業嗎?就這,還是父親托關系從港島弄來的。
這種創業不是他想要的,他甯願去港島,過那些看似忙碌的朝九晚五白領生活。
妻子是隔壁六十四師王明權師長的外孫女,小兒子浩浩,今年五歲,很可愛。
那天,兒子五歲生日,妻子帶着孩子去了趟市裡面,回來後她就抱着兒子嚎啕大哭。
他問明原因後也是心如刀絞——五歲的孩子,竟然對市内商鋪上很多東西都不認識,問東問西的讓母親心碎。
自己可以陪父親守在這山中一輩子,可是不能耽誤孩子!
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和自己的父親,進行了一場激烈的争吵。
好在母親和幾位姨娘,都站在自己這邊。大家合力終于說服父親,去市内,買房子,做城裡人!
至于這山裡的東西,去踏馬的,扔了也不可惜,譚家還是有點積蓄的。
他現在想要做的,就是趕快把這裡東西處理了。
妻子,母親和兩位姨娘,已經在市内購置了一套房産。前幾天,将父親和孩子都接過去了,現如今,正等着自己搬過去呢。
他已經聯系好幾家,其中兩家是調景嶺的其他住戶,這些住戶主要是買房的,其實也沒幾個錢。還有一家是做家具生意的,聽說生意做得很大,去年在嶺内收了不少貨,譚衛東很希望這家,能看上家中幾件東西,多少能補貼一點。
他想了想,又将母親藏在櫃子中的幾件老東西拿出來,用毛巾包好,如果對方給的價格不錯,這幾件老貨,也可以考慮勻給他們。
叮咛咛,院子門鈴聲響起,譚衛東将毛巾裹了裹,塞在茶幾的抽屜中,抽身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