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4頁)

  溫碧玉正靠在櫃台上,用銀質叉子,挑着一塊蛋糕,一點點往嘴裡塞。

  “阿玉,你老闆真摳,就用一塊蛋糕給你當午餐?”許胖子湊到跟前,逗了她一句。

  溫碧玉快速将蛋糕挪開,揮舞着小叉子,“死胖子,走遠點!口水都噴上去了,怎麼吃?”

  盧燦在一旁呵呵直笑。許胖子每次都喜歡逗溫碧玉,可每次都被她吃得死死。

  胖子尴尬的直撓頭,“嘿嘿,别搞錯了,我在幫你欸。”

  “阿燦哥最好了,不要你幫!”溫碧玉端着盒裝蛋糕,扭身往櫃台裡面去了。站定後,她對盧燦甜甜的問道,“阿燦哥,你中午吃點什麼?我打電話要外賣?”

  胖子暈倒,這兩人的待遇,差别太大了吧。

  溫碧玉的态度如此,與上周末盧燦在調景嶺的大方有直接關系。

  那天離開溫家時,可沒少給溫家三兄弟好處。溫阿四那裡,又支付了五萬;溫家老大,現在正幫盧燦跑瓷窯的事情呢;溫家老二,搬運貨物,前後收到盧燦和鄭光榮的一萬錢。

  溫家上下,都在鼓動溫碧玉更主動些。

  小丫頭年歲不大,可是人精。

  家中的生活,從去年開始大幅度改善,都是從盧燦那開始的。

  盧燦點點頭,讓她幫自己和許胖子訂了兩份外賣。

  辦公室内不大的台桌,鋪滿了張俊采先生的這幅中堂畫。

  “啧啧,老先生畫的這虬枝、鶴腿,剛勁有力,不愧是鶴王之作。”許胖子的專業雖然是曆史,偏重西方曆史和西方藝術史,但他本人對東方文物懂得并不少。

  張俊采的鶴,堪稱民國一絕,他有外号“鶴拔貢”——張老先生是一九一零年的拔貢。

  “這次去調景嶺的收獲,不止這幅畫吧。”

  許佳聞戀戀不舍的将中堂畫卷起,重新塞進畫筒中,轉身問道。

  “珍貴的東西不多,大多數是嘉慶朝的瓷器。對了,還有一套嘉慶朝的青花十二花神杯,還算不錯,我準備出手。”盧燦的話,似真似假。

  “青花十二花神杯?成套的?”胖子驚詫問道。瓷器成套,彌足珍貴。

  嗯,盧燦點點頭。他也想通過許佳聞的關系,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買主。

  一件古董,賣對人的話,價值能翻幾番。就像兩年去的那套衛景瑗的自作用壺,如果不是賣給羅桂祥,怎麼也不能賣出十二萬錢的價格。

  話說羅桂祥也沒虧,他兩年前帶着這套“巨型茶壺”北上,用盧燦的那套理論,很是震懾一幫内陸制壺名家。

  據說全國工藝美術協會,為這把壺還特意召開了會議。

  内陸以顧景舟顧老為首的一批人,竟然還真的在榮昌縣找到了有關此壺的記載。羅桂祥在會議上大出風頭,很慷慨的将這套壺,贈送給榮昌陶壺博物館。

  羅桂祥看似豪爽,事實上他并沒有虧。回香江時,帶回了兩把顧老親手制作的大梅花壺。

  顧老的這兩把壺,一二十年後上拍,每把都會上三百萬港元。當然,羅老的人品還是杠杠的,在他去世前的遺囑中,他所珍藏的壺具,全部贈送給各大博物館。

  這就是古董交易中,人脈的作用——那套巨型衛景瑗的茶壺,如果盧燦帶到内陸,估計都沒人理睬。

  “那可是好東西!”許佳聞沒提去看看這種比較過分的要求,他揉了揉胖臉,“好東西為什麼不珍藏?幹嘛要出手?”

  “最近不是要籌錢嗎?”盧燦揉揉眉梢。

  許佳聞誤會了,他以為盧燦不想讓家中掏錢,自己為了拍賣公司籌款。心中倒是對盧燦佩服起來。他已經和許家耀、羅大偉等人聯系,這三人,都還需要家中做主。看看人家,自己動手籌款,根本不受家中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