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3頁)

  所謂炕窯就是窯洞建成後,燒柴火,将其炕幹。

  “速度可以啊。”盧燦笑着誇獎道。

  “你問問那兩位燒窯師傅,願不願意在我這裡長期幹下去。”

  “等我從歐洲回來,三位從景德鎮來的窯口師傅,估計也會到的,到時候,可以安排這兩位師傅,配合着北邊來人,按照設計圖紙,建設瓷窯窯口。”

  鄭光榮已經就此事托付羅查理,幫忙在景德鎮尋找幾位師傅。昨天羅查理回香江,給鄭光榮電話,這件事情已經有眉目。

  溫季宸一驚,繼而有些為難,“這麼快?到時候住宿地方,恐怕還沒搭建完畢呢。”

  盧燦揮揮手,“沒關系,内陸的師傅,能吃苦的。夥食好一些就行。”

  内陸此時條件,未必比調景嶺好多少。創業初期,大家艱苦一段時間,他們會理解的。

  黎煥東一愣,旋即笑道,“隻要不是内陸的探子,不挑事,肯定沒問題。”

  從灣頭到平家凹,有一公裡的路程。公路還沒有修好,一路上很多人扛着鐵鍁、鋤頭,正在平整、拓寬路面。見到溫家兄弟和黎煥東,不時有人點頭招呼。

  “這條公路,寬六米,地基厚度為一尺,鋪路面的材料,就用海岸邊的沙礫,效果很好的。”溫季宸邊走邊介紹道,“修路工程很快,還有一周時間,應該就可以走大車。”

  隻有先通車,才可以運進來建築材料。

  盧燦指了指盤山而上的小路,“路修通之後,别急着散夥。讓大家辛苦幾天,把這條盤山道拓寬些,能過車輛。”

  盧燦此舉,确實有修橋鋪路積功德之意。花費不多,口碑不錯。

  “盧少此舉大善,哪能辛苦。”黎煥東樂得心花怒放。

  如果能修到山頂,漁灣碼頭的輪渡,将是未來進出調景嶺的重要交通工具,漁灣村發達在望。

  “怎麼樣?我照顧你家生意吧。”盧燦呵呵笑着,與許胖子開玩笑道。

  “别說的你跟媽祖似的。”許胖子白了他一眼,“我現在懷疑,你究竟是建瓷廠,還是藉此投資這片碼頭?這麼好的地方,竟然被你小子給撞上!”

  他搖搖頭,一副天道不公的遺憾模樣。

  香江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有不少富家子弟,開始購買遊艇。這片海域風景優美、風浪很小,旁邊還有TVB外景地,實在是個海上休閑度假的好選擇。

  盧燦沒理會他那酸得掉牙話語。

  平家凹是一片谷地,典型的兩山夾一窪的地形,方圓有二十多畝。

  上次盧燦來這裡時,還是一片菜地,現在已經成工地。二百多人在這裡挖坑築地基,到處都是土疙瘩,無處下腳。

  溫嘉銘領頭,幾個小夥子将許胖子連拉帶拽的,拖上旁邊那座山的半山腰。

  “按照你給的圖紙,我們已經要建設七座大棚,還有一個生活區。水塘建在西邊,我父親請的風水師幫忙找點的龍脈,地下水。”

  溫季宸指着山下的工地,一點點介紹給盧燦、許胖子等人聽。

  制瓷可不是簡單的活,研磨、壓濾、配料、粗制棒料、熟化、小料、制坯、利坯、壓制、施釉,然後再裝燒,前期有二十多道工序。如果加上煅燒和後期描繪,工序更多。

  香江多雨,這些工序都需要在大棚内完成。

  所以才有七座大棚,每座大棚的挑高都要超過五米——便于空氣流通,風幹坯料。

  盧燦準備建雙窯,一個窯口為柴窯,另一個窯口為電窯。

  未來,電窯燒瓷,盧燦準備自己來;而景德鎮的三位大師傅,估計沒用過,他們依舊負責用柴窯燒制生活瓷和工藝瓷,維持瓷廠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