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
聽到弟子的叫聲,他睜開眼,“怎麼了?”
“您……您怎麼把骨粉吃了?”成乾指了指他的嘴。
“嗨,三十年代,還有五八年大災害期間,樹皮草根都吃過,一點骨粉算什麼?”見到實物并親自驗證過,桂生心中有底,還和弟子開了句玩笑,“你還别說,嚼在嘴中,挺香!”
……
盧燦、鄭光榮還有譚衛東抵達漁灣碼頭時,已經上午十點。
這次乘坐的還是許佳聞家的滾裝貨輪。
雖然還是以浮漂碼頭作為主要卸貨停靠點,但距離它不遠的正式碼頭,正在往海裡一點點延伸,估計再有三個月,漁灣碼頭就能通航。
“盧少,這座碼頭修建起來,大功德一件!調景嶺幾萬住民的出入,終于暢通。”
“譚叔還沒來過這邊吧。”
譚衛東适時來一句奉承,讓盧燦頗為自喜。他指了指那條隐約可見的盤山公路,“漁灣碼頭的公路,直通嶺上。以後可以向香江政府申請一條小巴線路,由嶺上到碼頭,而碼頭這邊小天星輪渡的三條航線一旦開通,這裡真的要方便很多。”
鄭光榮腦袋靈活,他很快出了個主意,“阿燦的主意不錯,要不這樣,老譚……”
見盧燦和譚衛東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鄭光榮才繼續說道,“這次你回嶺上,找人合夥購置兩輛小巴,專門跑嶺上到碼頭這一條線路。”
“一人單程五毫,别看價格便宜,可是你想想,這才多點路程?充其量五公裡長,十分鐘就可以跑一趟,每趟裝二十人,那就是十港紙。”
“嶺上有多少人?十來萬!兩輛小巴,完全可以全天跑,很快就能回本的。”
“路是阿燦修的,他又不收過路費,這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嗎?”
譚衛東和盧燦的眼前均一亮,還真是好主意。
譚衛東想的是交好嶺上十二老,而盧燦想到的是這樁生意之後,自己可以源源不斷的将嶺上那些人家的珍品貨物掏出來。
“行!”譚衛東雙掌一拍,贊道,“鄭哥主意真不錯,我家弟弟剛好畢業回家,高不成低不就的,安排他來嶺上負責。您倆位……”
鄭光榮和盧燦,自然瞧不上這點利潤,連連搖頭。
三人議定,稍後就用這借口,一家家拜訪那十二老。
困守調景嶺,那是死水一潭。現如今有了條活财路,這些嶺上大佬們,能不動心?
我收你幾件瓷器書畫之類的古董,不過份吧。
……
溫季宸和溫嘉銘兄弟,為了歡迎盧燦等人視察,弄得很隆重。
不過讓他們有點失望的是,盧燦匆匆看了一遍,贊揚幾句之後,便将桂生師傅叫到一間偏房,兩人嘀嘀咕咕不知道說些什麼。
随後,又找溫嘉銘開着一輛窯場運貨的皮卡,直接奔嶺上而去,連窯場準備的午餐都沒有吃。
“桂師傅,阿燦對這裡的進度,沒有不滿意吧。”溫季宸忍不住,拉住桂生師傅,想要探聽兩人在偏房說什麼。
桂師傅的神色很複雜,擡頭看了他一眼,“配方,盧老闆把瓷土配方交給我。”
吐槽兩句:
瓷廠這個坑,就是個陷馬坑!我後悔了,不該開這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