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很多清代瓷器的底部,留有拉線紋(利坯時沒修幹淨),而明代瓷器坐底較為平滑,根本不可能出現拉線紋。
這件大明宣德年制的瓷器,在圈足的一側,有着明顯的拉線紋。
這是赝品的證據之一,另一個證據則和古伯有關。
古伯在介紹作僞派别時,專門提到明鬼派,也就是盧燦懷疑福老當年學藝的宗門。
“明鬼派,善臆造,蓮花翹,火蓮燒紋繞。”這是古伯不知從哪兒得到的鑒别明鬼派的作僞特點口訣,當初讓盧燦死記硬背。
明鬼派的僞作,喜歡臆造物品,可能因為他們崇敬“業火紅蓮”,所以經常用蓮花做題材。他們的蓮花繪制特色是花瓣将展未展,含苞待放,這也使得花瓣的尖角微微翹起。在紋飾上,火蓮紋用的比較多,像一團烈火燃燒。
剛才盧燦一上手,古伯當年教授的這句話,就冒出來,再看細節,還真是赝品。
上輩子沒用上,這輩子用上了!盧燦看着着玉壺春瓶連連搖頭。
這胖瘦二頭陀,究竟得罪誰了?公司首拍竟然塞進來兩件赝品?這還沒看玩呢。
至于最後一處,是胎質。
明代景德鎮一統天下窯口,像這種大器、明器、黃器,隻能在景德鎮燒制,可景德鎮的瓷土偏軟,高嶺土細密,因此瓷坯較厚。
但這件瓷器的重量顯示,它的瓷胎很薄脆,另外它的瓷坯有點粉白,盧燦怎麼看都像閩省德化窯口的高嶺土。
德化窯口在明代,也曾經作為官窯之一,但他們主要輸送的是白瓷!德化白瓷是當時僅有的一種可以和景德鎮瓷器媲美的種類。
至于黃釉彩瓷,盧燦表示呵呵!
盧燦正琢磨着呢,大鐵門被撞開,許胖子差點真的轱辘進來。
“阿燦,這瓷器真的有問題?你不會看錯吧……”包子臉皺成一團,他手中拿得正是馬上封侯這張盤子,氣喘籲籲的問道。
後面羅大偉、許家耀、還有那三位部門經理,也跟着進來。
胖子這是心存僥幸呢。
看錯?盧燦被他氣樂,“你有點文化沒有?讓你多看點書,你是不是盡看小黃人了?”
進來的人一愣,這與看書有關系嗎?
盧燦将手中的黃釉玉壺春瓶塞到許家耀手中,接過許胖子手中的馬上封侯,問道,“你們見過明代以前,以馬上封侯為題材的畫冊、文字、玉雕、瓷器還是銅器,或者是年畫?”
見大家還不明白,盧燦揚揚這盤子,“馬上封侯一說,起源于明代,怎麼會出現在元代卵白釉凸花盤上?這不是明顯的赝品嗎?”
馬上封侯起源于明代?
還真沒人研究過!大家面面相觑,如果盧燦說的是真的,這盤子甚至都不用再驗證,肯定是赝品。
“阿燦,你給說說,馬上封侯怎麼就是明代的?”許家耀問道。
“公元1356年,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用十天時間攻破了集慶路,也就是今天的金陵城。城内安定之後,前鋒将軍廖永忠回到大營,邀請朱元璋進程。”
“廖永忠為朱元璋牽馬扶鞍,低聲問朱元璋,‘大帥,這次進城,大位在望!’其實他是代表軍中大将,來詢問朱元璋是否有稱帝的決心。”
“朱元璋哈哈大笑,輕輕甩了廖永忠一馬鞭,然後說道‘上馬,封侯去!’”
“這句話其實就是答應這些大将,進入南京準備稱帝。”
“廖永忠大喜,高呼‘上馬封侯!’周圍的士兵也跟着喊上馬封侯。後來不知怎麼就傳成馬上封侯。”
“廖永忠被朱元璋封為德慶侯,也算是讓馬上封侯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