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第6頁)

  “範鼎甫的壺呢?你不是答應我,勻給我一把範鼎甫的壺嗎?”

  “你還要?”他指了指盧燦手中包裝好的大生壺禮盒。

  “兩碼事!”盧燦回答的很幹脆,并且反問一句,“你買了一幅董其昌的山水畫,難道就不想要石門山人的《中流砥柱圖》?”

  盧燦提到的兩人,都是華亭畫派的代表人物,隻不過董其昌的成就更大。石門山人即宋旭,他的《中流砥柱圖》是其傑出代表。

  有錢,任性,你能拿我怎麼着?盧燦的臉上寫滿這種表情。

  “行!開餐館的,曆來就不怕大肚漢!開古董鋪的,還怕出貨多?你把我這思源齋掃幹淨,我才高興呢。”楚臣愣了片刻,反應過來,感情這位花錢一點也不心疼啊。

  高興的拍拍盧燦的肩膀,“不就是範鼎甫嗎?走!我帶你去思源齋的小庫,那裡面有什麼看得上的,你盡管出手。”

  小庫即庫房的謙稱,能去思源齋的庫房,好事啊!

  盧燦将大生壺禮盒遞給丁一忠,囑咐他在大廳等自己,随即跟在楚臣身後,從一樓玄關後面的門洞,走進院子。

  這種臨街門店,基本都帶後院,院子挺大的,是楚家的生活區。

  一位四十來歲的婦女迎了出來,聽楚臣的介紹,盧燦連忙喊嬸子。

  沒辦法,剛才在聊天時,楚臣說盧嘉錫當年與他父親楚中原當年有交情,盧燦的輩分自然就低下來了。誰讓自己年紀小呢?

  楚臣的媳婦,應該是港人,聽到盧燦來自香江,一口地道的粵語,直蹦出來,盛情邀請盧燦中午在家吃飯。

  楚臣還有個兒子,沒在家,和同學暑假野遊去了。談到兒子,楚臣直搖頭,也就比盧燦小兩歲,可差距……天上地下不足以形容。

  兩人說這話,踏進居民樓。

  “楚叔,您這院子,夠老的啊。”這棟房子,具有強烈的東瀛建築風格,低矮、推拉門多、直道回廊多,外挑窗檐(用一根杆子将紙窗戶外部的擋闆撐起來)多。

  三多一矮是東瀛民居的特色,這棟房子,應該是日治時期建設的。

  “是啊,當年我父親買下來的老民居,前些年在信義那邊買了一套新房,可是又趕上政策放松,生意好做了,因此拖着一直沒搬過去呢。”

  楚臣側身走在前面,盧燦跟在後面,直廊兩側都是那種推拉門的房間。

  “嗯?不對!”盧燦路過一扇推拉門後,又立即退了回來。

  這扇門有意思。

  準确的說,不是門,而是寬屏的屏風改建。

  原來的房主,将屏風的兩腿截斷,上下裝上滑輪和滑軌,變成了兩扇對開的推拉門。

  真有才氣!

  不過,盧燦的眼睛可不是盯着門,而是落在屏風的畫紙上!

  兩扇屏風的紗簾上,各自蒙着一幅精美絕倫的日式仕女圖!

  “怎麼了?”楚臣見盧燦停住腳步,他也走回來。

  盧燦指了指那兩扇屏風,笑着問道,“楚叔,這麼有才的事情,不是你幹的吧。”

  “買房子的時候就有了,怎麼了?”楚臣不解的問道。

  “這是屏風改的吧!”

  盧燦這次指的是屏風下部尚留有半寸長的木腿,木腿中間嵌着一根滑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