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3頁)

  “裴哥祖籍哪裡人?也是國難期間上的島?”盧燦四處打量這家十來平的小店,沒有發現一絲一毫玖寶閣的印記,他猶不死心,裝作随口問道。

  “祖籍冀東寶坻縣,奶奶帶着我父母,民國三十六年上島,算是國難頭一批吧。”

  寶坻原屬冀北省,四九年被劃分到津門,台北人可不認,依舊稱冀東寶坻。

  盧燦差點脫口問出你爺爺呢?想想還是不合适,他換了種問法,“上次小弟僥幸購得裴哥的傳家寶,非常喜歡。想必,裴家早年也是詩書傳家吧。”

  “嗨,什麼詩書傳家?我也聽父親叨唠過幾句,在内陸時,我裴家也算是個地主家庭。詩書傳家肯定談不上。不過,那時候我爺爺挺喜歡那些東西的,收藏過不少,隻不過……”

  盧燦的神情頓時專注起來,繞這麼遠,不就是想要打聽“裴老”的消息嗎?

  他的神色引起裴東嶺的關注,笑道,“盧少東家還真是喜歡那些老東西呢?您這是……想要打聽我家還沒有老東西?”

  盧燦燦燦的笑了兩聲,沒回答。

  裴東嶺自以為猜到盧燦的心思,頗為遺憾的搖搖頭,“聽我父親說,民國三十六年,我祖父從京城回來後,就準備全家南遷到中海。為了籌集資金,我祖父和我父親,将裴家所有的天地、房産、古董、店鋪,全部抛售。”

  他再度遺憾的搖搖頭,“好東西都賣了,盧少東家要失望了。”

  盧燦的神情似乎真的有點失望,不過,他還是用話引了一句,“那那套壺……”

  “哦,你說那套沈子澈的茶壺啊,那是我祖父來台島時帶來的,是他的心愛之物。至于其它的……”裴東嶺笑得有點勉強。

  也是,把祖父心愛之物賣了,誰的心理都不太好受。

  “您祖父,裴老爺子沒和一家子一起上島?”盧燦的語氣,似乎很驚訝。

  “我當時年紀小,才三四歲,不記事。應該是出門要賬了吧,他是民國三十八年才來台島找我們的。”

  裴老的行蹤,很符合隐門之人的行止——很多事情,連家人都不能告訴。結合一開始的推測,盧燦甚至已經有八成把握,這裴家的裴老,是玖寶閣的人!

  隻是,他一手驚天技藝,怎麼沒有傳授給子孫分毫?難道他另收了徒弟?

  盧燦依舊想不明白。

  氣氛有些沉默,他附和了一句,“是啊,國難之時,都不容易。一家子最後能團聚,已經是天大的幸事!”

  “對了,瞧我這嘴,裴哥裴哥的喊着,還不知道您多大?說不定得喊叔呢。”

  “我是民國三十三年生人,快到不惑之年,依舊一事無成。你喊裴哥都是擡愛,喊什麼叔?聽着不爽口。”裴東嶺感慨一句,揮揮手說道。

  民國三十三年生人,今年三十七歲,裴家獨子,那天見到裴東嶺的父親,六十出頭,那麼,那位極可能是師門長輩的裴老,如果健在,八十歲多一些,與張博駒張老為師兄弟,很有可能。

  “我今年十八,叫哥不合适,我還真的喊裴叔。”盧燦繼續和他套近乎,也不管裴東嶺怎麼想,還真的裴叔裴叔的叫着。

  等到褲腿幹的差不多,盧燦站起身告辭,“裴叔,您家應該就在附近吧,什麼時間我去您家,給裴老問個好呢?”

  “不用客……”裴東嶺正準備推辭,忽然,他覺得自己猜到盧燦的心思——這位富家少爺,是想着上門看看,還有沒有老東西呢?

  讓他上門看看也好,萬一還有一兩件值錢的東西呢?自己代理惠普打印機的夢想不就更進一步?

  他旋即改口,“好啊!歡迎盧少東去家中做客。我家宅子在你來的那條路西側,忠孝東路的老小區。中午,我媳婦會來送飯,到時候讓她盯會店面,我親自帶盧少東過去。”

  觚品堂,盧燦沒在進去。剛才聽裴東嶺的意思,這家不僅假貨多,價格高,而且很蠻橫,似乎有些黑道背景。很多被坑的客人,都不敢吱聲。

  這種店鋪,盧燦自然不願意去接觸。

  可惜了一個好名字!

  “那名字很好嗎?”丁一忠聽到盧燦感慨,扭頭再看一遍,沒覺得哪裡好,三個字中還有個生僻字,一大半人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