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個家庭,再度揣着三千綠油油的美元離開後,院子裡很快頓時湧來一大批人!
現在,終于有點後世全民鑒寶的味道,可惜,以小孩子居多,手中都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裡面應該是拉普小鎮居民翻箱倒櫃找出來的老東西。
此時,天已經放晴,火辣辣的太陽很快就上來了。
丹拓和丁一忠,在院子裡撐起幾把太陽傘,讓這些孩子們歇息會。至于躲在門前偷偷關注的大人們,不管了。為了口碑,盧燦又讓人去鎮上小店中,買來許多糖果。
不一會,院子裡人滿為患,全是小不點。
擔心打壞手中的東西,盧燦又将遊手好閑的阿爾達汗擠兌出院子中,負責維持秩序。
負責鑒定的有李老、盧燦、奎榮、馬輝義四人,溫阿四負責内屋的秩序維持。
沒有赝品,隻有沒價值、低價值和高價值之分,所以鑒定速度很快。
畢竟小鎮上的居民,拿來的大多是生活用品,真正達到館藏級的物品不是很多,但依然有不少驚喜。
就如同現在,幾人都圍在一幅壯錦面前,啧啧稱歎。
這是一幅壯族傳統手工織錦,寬約一米二,長幅約八尺。其圖案,中為龍鳳,四周為大萬字紋飾邊,紅色為底,金線點綴,富麗堂皇。整幅壯錦,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及金線為緯,采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
最為關鍵的是,上面有織有九個字“桂尊親王降梧萬壽安”。
有了這九個字,這已經不僅僅是精美的壯錦,而是一幅珍貴的曆史文物。李林燦很激動,幹瘦的手指,一遍遍的摸着這九個金絲攀織的字體。
盧燦并非考古,但也能看出這九個字,語意有矛盾。前面稱呼是桂尊親王,表明是獻給親王的禮物,後面卻用上“萬壽”這一皇帝專用的稱呼!
是不是很奇怪?
這裡一定有故事,李林燦一直想要說話,盧燦很适時的遞出台階,他笑着問道:“李老,您給大家講講?”
老家夥撓了撓耳根,指指桂尊親王問道,“這人你們知道嗎?”
“桂尊親王降梧”說的是明末桂王朱常灜的事情。桂王朱常灜的藩王府在衡州,崇祯十六年(1643)年底,張獻忠攻陷衡陽,桂王朱常瀛攜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廣西梧州避難。
“不錯,就是這人!他的兒子,就是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對盧燦的回答,他比較滿意,點點頭,又指了指後面的“萬壽安”三字反問盧燦,“你該不會以為他稱帝了吧。”
盧燦一愣,這如何判定?他所知道的,史書中沒有朱常瀛稱帝的記錄。
“這是監國親王所特有的榮耀,可以稱萬壽。這件壯錦,應該是他抵臨梧州後,當地官員組織送來的貢品。這九個字,足以證明,當時的朱常瀛已經是公認的監國親王。”
“也算是解決一樁曆史疑案!”
老頭子意猶未盡,摸摸下巴,遺憾的搖搖頭,“明末的那段曆史,一塌糊塗。”
“讓重病在身的桂王朱常瀛監國,這幫大臣,究竟怎麼想的?而且,他這監國親王,和隆武帝朱聿鍵關系還很差。兩人的地理位置,一在桂,一在粵,相聚十萬八千裡!”
“這算監哪門子國?”老頭子連連感慨。
這幅壯錦應該一直被壓在箱子底下,折痕清晰明顯,沒有跳線和缺損,其上還有一股淡淡的樟腦味,所以保存的非常好。
“你知道這幅壯錦是幹什麼用的嗎?”收到好東西,老頭子興緻很高,又考起盧燦來。
盧燦所知,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因為其厚重、方格紋飾明顯,故最适合作被面、褥面、背包、挂包、圍裙和台布等。
但老頭子這麼問,這幅壯錦明顯不是常規用途啊?
鑒定鑒定,要是藏品什麼用途都摸不清,還鑒定個屁啊!
盧燦來了興趣,“四哥,幫我整理一下!我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