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第6頁)

  似乎有些癢,丫頭縮縮脖子,鼻息中發出一聲低微而悠長的“嗯……”聲。

  看着她絕美的臉龐,眼皮輕微的跳動兩下,長長的睫毛不停的顫抖着,眼皮下的黑瞳似乎也轉動兩下。嘿,剛才自己的動作驚醒了她,這丫頭,裝睡呢。

  伸出已經暖和的左手,從被窩中探入,結果被被窩中兩隻手緊緊按住。

  孫瑞欣确實醒了。她在回味,回味昨晚的一切。

  “你不準備去吃午飯?”盧燦将她半摟,靠在自己的懷中。

  她往盧燦懷中鑽了鑽,搖搖頭。

  ……

  盧燦哼着小調,來到七樓樓餐廳。

  陳曉已經接上徐奉,在二樓包間等着呢。

  京城飯店的招牌菜有三,其一就是譚家菜;其二是安華閣的粵菜;其三是川湘館的辣菜。盧燦今天定的正是京城飯店的頭牌,譚家菜。

  徐奉有着京城哥們特有的侃勁,又有些見識,這邊的譚家菜來過兩次,便滔滔不絕的向盧燦介紹起來。盧燦在旁邊微笑,時不時湊趣兩句,氣氛頗為熱烈。

  譚家菜很陌生嗎?還真不是,上輩子盧燦一人賺錢一人花,沒少帶朋友去譚家菜。

  當著名的“清湯燕窩”端上來之後,徐奉終于聊開正題。

  “盧先生知道宛平改氏嗎?”

  “廊坊二條的集珍齋,改宋岩改二爺家?”盧燦脫口反問道。

  徐奉伸出大拇指,對盧燦翹翹,“要說盧先生出生在皇城根兒下,絕對沒人懷疑!您的京腔,還有對京城古董行的了解,太牛!”

  “呵呵,在香江,我有一位叔祖,是玉池山房馬霁川先生的弟子,他可算得上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平日也經常和我講京城舊事。”

  盧燦這番話,糊弄不少人呢,包括張博駒在内。其實盧家和張鼎辰的來往,還真不多。

  “難怪了。”徐奉恍然大悟般點點頭,又搖搖頭,見盧燦不解,連忙又說道,“确實是那個改家,不過不是二爺改宋岩家,而是大爺改慶福家。”

  宛平改家,是三四十年代京城有名的珠寶商。

  過去京城古玩行講究不同的買賣,在不同的地界經營。像“雜貨鋪”一類的都開在花市一帶,店裡往往什麼都有,貨比較雜。那些專營字畫、印章、瓷器的古玩店,都開在琉璃廠、地安門、東四和西四一帶。書籍字畫鋪子,報國寺一帶更多。

  前門的廊房頭條一帶,是玉器珠寶行的雲集之地。可能有曆史上的原因,這裡回族商人比較多,改家就是回民。

  改家的發家,起始于改俊,也就是改宋岩的父親。

  改俊的前妻,為他生了兩個兒子也就是改慶福、改宋岩後去世,改俊續弦牛街“草張家”的閨女。“草張”家在前門廊房頭條開有一家珠寶店叫“義文齋”(後文會有義文齋的故事,不詳細解釋)。改宋岩十歲時,加入義文齋做夥計,從此接觸珠寶行當。

  改宋岩為人踏實,能吃苦,肯學習,腦袋瓜也算聰明,埋頭在義文齋做了三十年,積累了豐富的學識和大量的客戶資源。

  一九三五年,在一位吳姓大客戶的投資下,改宋岩在廊坊二條開設一家集珍齋珠寶店,做起了掌櫃兼二股東。

  三十多年的積累不可小觑,再加上改宋岩眼光精準,做生意踏實。集珍齋從開業那天起便突飛猛進,很快,生意便超過老牌珠寶店義文齋,成為廊坊胡同一帶新的珠寶業帶頭大哥。此後十多年,風頭無兩!此後更擔任北平珠寶玉器業公會會長一職。

  盧燦上輩子做珠寶,焉能不知道赫赫有名的集珍齋?

  不過,盧燦印象中,這個改家,最後的下場不太好。

  改宋岩經商眼光好,政治眼光太差。到解放戰争中後期,他幫宋美琳估價珠寶就算了,竟然仍舊和KMT高官來往密切。

  北平解放後,他這種沒眼力勁的商人遭清算,太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