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助學的好處太多,真正能幫到最需要的人,這是最根本的。
對于此時的盧燦而言,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無把柄,但又可以各種解讀。内地自然可以解讀為内陸對港商,對盧家的吸引力,可以視之為“投名狀”;但盧家同樣可以堅持解讀為這是一件善心之舉;即便是台島那邊,也不會拿慈善助學說事,那有違仁和之道。
還有一點很關鍵的是,此時,什麼一夫樓、兆基樓可都還沒影子,如果自己捐資助學,所取得的轟動效應,以及捐贈的模式所造就可以入戶的的口碑效應,是那些富商們單純捐款所難以比拟的。
唯一可慮的一點是,這種長流水的助學基金,自己肯定不能也不應該主導,隻能做捐助人,所承接的單位,應該是共青團中央下屬機構。
這樣一來,以後會不會産生其他負面效應?
這種情況肯定會發生,但那已經是多年以後的事,現在無需關心!
對!就這麼幹!
這事回去就拟定計劃書,發給家中老爺子看看。如果他也同意,自己北上所遇僵局,一定會冰消雪融!
至于前期投入多少?盧燦還真不太在乎。這次林嘉義來京,可又帶來一筆永嘉箱包廠的分成,所以,資金問題,不算緊張。
八十年代初,上小學,真花費不了多少,費用相對較高的是高中和中專,大學是否納入援助計劃,以後看情況再定。
孫瑞欣見盧燦突然站定腳步,沉思兩分鐘後,又舉拳擊掌,似乎有所得,忙搖搖他的肩膀,“阿燦哥,想什麼呢?這麼高興?”
“阿欣,我想為津門的父老做點善事,你覺得怎樣?”
嗯?怎麼突然冒出這種話題?孫瑞欣莫名其妙的眨眨眼,搖搖頭不明白。
是的,這件事雖然是全國性的,但作為最初資助人,盧燦要求以津門地區作為首善款資助城市,應該難度不大。而且,用津門是自己女友故鄉這一借口來推進此時,也合理。
……
第二天中午,田樂群再度拿着一份厚厚的電文紙,來到盧嘉錫辦公室。
“爺爺,您看,阿燦又整出一件麻煩事。”她将電文紙遞給盧嘉錫。
電文厚厚的一沓,這發電報就發了半天吧。盧嘉錫拿着電報,咧咧嘴,自己這孫子,北上之後,總幹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成立理想基金?内陸助學?他這是遇到什麼困難了?”盧嘉錫隻看标題《有關成立理想基金,資助内陸失學兒童的幾點建議》,他就猜到,自己那孫子有如此想法,一定是遇到問題了。
“我聽阿欣傳回來的消息,好像阿燦與津門的一家博物館館長,鬧出一點不愉快。”田樂群與孫瑞欣之間,另有聯系。
“那就對了!”盧嘉錫坐下來,仔細看這封電文。
電文的開片,盧燦詳細闡述自己北上之後,對内陸的觀感,以及對内陸政策的解讀。很鮮明的指出,内陸人對經濟政策的松綁,非常歡迎。如果再将内陸人的勤奮、聰明等諸多因素考慮進去,北邊的經濟發展,将會超出人們的預期。
他在這段結束後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便現在不下注,也要“埋子”!
接下來他提到自己的埋子設想——以慈善事業為引,加重盧家在北邊的影響力!
成立理想基金,資助北邊的基礎教育,即開展中小學失學的救助,援建邊遠地區的學校。在電文中,他頭腦還算清晰,沒有讓盧家單獨出面,而是提出由内陸政府相關機構主導整個事情,盧家隻作為資助人和發起人出現。
同時,為了堵住悠悠之口,盧家所成立的理想基金,未來還可以擴張到東南亞和台島地區的教育事業資助。
盧嘉錫放下長達三千字的電文。
眼前有些恍惚,自己的孫子,不知不覺中已經成長到這一地步?
他莫名的想到,盧燦在要求北上之前,自己蔔的那一卦:“利在坎位”!
九宮八卦中,北方,屬坎!
第37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