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5頁)

  那年輕人在拿起下一塊版子之前,又扭頭對右側的一位小姑娘說道,“阿欣,剛才那版子,五塊。”

  小姑娘手中捏着一沓子花花綠綠的鈔票,很利索的抽出一張,遞給面前的三嬸。

  這就是妹子的女兒?太像了!當年的妹子也是這麼漂亮,幹事也是這麼麻利!窦存世的眼窩眼淚滾了滾,心底對妹子的早逝,愧疚得很!

  怎麼就嫁到孫家那個火坑去了?

  當年自己也想去看看妹子家,可當時,那情形太駭人了!啪啪的槍斃了多少?

  家中隻有自己這根獨苗,父親唉聲歎氣、母親哭嚎着拉着不讓自己去,就怕自己出危險!那時真的害怕了,沾都不敢沾呐!

  窦存世站在那裡,眼神直勾勾盯着這小姑娘,嘴中嘟囔兩句,想要喊人,聲音最終還是沒能從嘴中吐出來。

  她如同一朵嬌豔的荷花,站在人群中,對誰都微笑着,時不時還微微躬身說句,“您拿好!人多,别丢了!”

  孫瑞欣真的沒沒注意到,人群中有這麼個人注意自己呢,這次回内陸,收獲的注目太多。剛才阿燦說了這批版子的珍貴之後,她就一心撲在幫他收購這些雕版。

  盧燦已經在幾張雕版上發現,窦氏家族的印書社,曾經有三個堂号。

  北宋時期為奎文社,南宋及元代時為曾毅社,元末明初叫利新社,像剛才那塊《洪武正韻》就是利新社印制的。

  但很奇怪的是,這裡沒有明成祖朱棣之後的印制書籍。

  他懷疑窦家印書社的湮滅,極有可能與窦家參合朱棣奪位之事有關!當然,窦家不是勝利者,他們應該選擇支持的是建文帝,所以……

  當然,也有可能他們不适應競争——銅活字和鉛活字大規模使用,就在明朝。

  老派的木版雕刻,效率低下。窦家從早期的奎文到明初的利新,積累了巨量木版,積累越多,越難掉頭,被淘汰,也能理解。

  窦家為什麼會庫存如此巨量的木版?

  其實也不難猜測,無非是圖謀東山再起!

  明代之前,印書主要手段還是木雕版。木雕版雕刻太費事,一本書,一名工人要雕刻一個多月時間,因此,一般印書社,在印書完畢之後,不會毀掉木版。

  其一是為了預備對方增印,其二是印書社為以後出書再存檔。

  可惜的是,窦家後人似乎厭倦了這種生意,再也沒有人重操舊業。這些當年工人一刀一鑿刻出來精美的木版,從此堆在庫房中無人問津。

  一上午時間,盧燦一共收購到手五百多塊木版。所涉及的書籍五花八門,《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漢書》《史記》《冊府元龜》《新唐書》《洪武正韻》《開寶本草》《齊民要術》《大周正樂》《推背圖》《水經注》等近百本書籍。

  可惜的是,未能找到一套完整書籍的木版。

  “這些東西有價值?真的值那麼多?”問話的是窦存世。

  剛才又經曆一番親人見面,不過窦存世是四五十歲的漢子,自然不會淚流滿襟的,場面還算平和。隻不過,他很懷疑,這種燒火都不旺的老木版,能值五塊錢?

  别是這孩子認錯了,瞎花錢呢。

  盧燦點點頭揉着腰,一上午時間彎腰看東西,現在酸疼無比。孫瑞欣心疼的幫他捶背捏腰,溫柔的很啊。

  見兩個孩子這般模樣,孫瑞欣的舅媽拉了丈夫一把,示意他别話多。

  窦存世初見侄女,心頭高興之餘還多了幾分愧疚,此時恨不得掏心掏肺的來彌補。他瞪了妻子一眼,“問問怎麼了?現在賺錢容易嗎?省着點才是正經過日子的。”

  盧燦張張嘴,啞然失笑。合着自己收這些東西,在他眼中是敗家子行徑呢。

  舅媽也不是弱角,張嘴就駁回去,“阿欣在香江好着呢!都跟你一樣?破火柴廠上班一個月賺那點錢還不夠孩子交學費的。”

  嗯?孫瑞欣舅媽這話,有些意思了,旁敲側擊的,精明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