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家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
盧從老太太碎叨叨的口中得知一些,再加上自己的推斷,基本有了思路。
西關村、三裡莊、豆各莊、東關村,窦姓人家很不少,盧燦很确定,這裡就是窦燕山後人聚居地。
窦俨的精心之作《大周正樂》,隻排印了七十三部,他一定心有不甘,将所有的模闆要來珍藏,私人刻印,完全有可能。
宋代士大夫私人刻書,并不違禁。有刻印自己著作的;有刻印祖先遺著的;有刻印其師友著作的;也有刻印家藏善本的;另外還有刻印名家著述的。
這些私家刻書在宋代蔚然成風,許多著名版本就是私家刻印的。如福建建溪三峰蔡夢弼,他刻了不少書,流傳到今天的有刻于1171年的《史記集解索隐》,該書的雕印、紙墨,均屬上乘。
建安黃善夫在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刻的《史記集解索隐正義》,是現存最早的三家合注本,後世許多重刊本,都是以黃善夫刊《史記》為底本。他還刻了《漢書》、《東坡先生詩》等,這些書的字體剛勁似柳唐書法家柳公權,刀法嚴肅穩重,墨色黑而凝重,看上去莊嚴鄭重,把雕版印刷技術推向了新的水平。
隻不過,橫亘在盧燦心中依舊有個疑問,當年的情況非常惡劣,窦家怎麼生存下來?
别忘了,北宋初年,漁陽是遼國屬地,而且薊縣絕對是四戰之地——大宋幾次北征燕雲十六州,主戰場就在薊縣附近。
盧燦的曆史知識儲備不夠,他并不清楚,窦家從來不是那種從一而終的貞臣世家,窦家人,在宋遼兩朝,均有人做官。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五塊錢的許諾放出去後,雖然是孩子之口,但依舊有家長相信。
這不,一位中年婦女,抱着五塊木闆,在院門口探頭望了望,見屋中有人,她走進院子笑着問道,“窦奶,聽說您家有客收舊闆子,是有這事嗎?”
當然有!必須有!
盧燦連忙站起身來,笑着接過她手中的這五塊刻闆。
“昔者周公問于商高……”
這一摞版子,最上面一塊,盧燦隻看了一句,便認出這是宋版《周髀算經》的木模!
第381章
窦家禮物
窦存世和妻子急急忙忙趕回小院子,手中還提着剛才拐彎去供銷社割的一斤五花肉。
“他們幹嘛?都是來看熱鬧的?”窦存世傻眼,院子裡一堆人,有孩子有大人,還有不少人往這邊趕,手上抱着大大小小的木闆。
“他叔,你們都在幹嘛呢?能讓我進門嗎?”窦存世扒拉一位同莊的熟人,順便問道。
那人回頭見是窦存世,立即眉開眼笑的恭賀道,“老七,你家來貴客了!”
窦存世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又對他懷中的版子努努嘴,“他叔,你這是……?”
“你家那表侄,不是收老版子嗎?村頭老虎家,賣了三百多塊錢。特麼的死老虎,當年搶那麼多?誰知道這玩意這麼值錢?我家就搶了五六塊,還燒了好幾塊。這不,就剩下兩塊了!”那人邊說邊搖頭懊惱。
收老刻版?這玩意值錢?老虎家賣了三百多塊?窦存世有點懵!
窦家大祠堂沒拆之前,整整兩個邊廂房,全是這種老刻闆,祖宗留下來的。早些年破四舊,祠堂拆了,那些版子被人瓜分的一幹二淨,自己家中貌似還有不少呢。
“讓讓!讓我回家!”主人回來了,大家都鄉裡鄉親,主動給他讓條路。
窦存世拉着媳婦,兩人穿過人群,門口的最裡圈,椅子上坐着一位年輕人,手中拿着一塊雕版,仔細看了邊,随手遞給身邊的那位站着的壯漢,“阿忠記上,明《洪武正韻》版。”
那位叫阿忠的身邊,豎排靠牆,已經放着一列列的老雕版,估摸着有兩三百塊。
那年輕人在拿起下一塊版子之前,又扭頭對右側的一位小姑娘說道,“阿欣,剛才那版子,五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