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第1頁)

  顧正誼明代畫家、詩人。字仲方,晚年築小亭園于江畔以終老,故号亭林。

  出生于官宦世家,父親顧中立為參政知事,他少年時就很出名,以詩畫馳名江南,後遊長安,名聲大噪。

  他還是董其昌的指點恩師,華亭派的創始人之一。

  董其昌曾記雲:“吾郡畫家,顧仲方中舍最著。其遊長安,四方士大夫求者填委,幾欲作鐵門限以卻之,得者如獲拱璧。”

  他的畫作,虎園有一幅紙本,這幅《雨後荷苑圖》為絹本設色,比園内的那幅更精緻。

  另一幅《青浦行旅圖》可以送去拍賣的,作者與顧正誼關系非常密切——他的侄子顧懿德。

  史書記載,顧懿德曾在青浦營造役田萬畝,這幅畫應該創作在這一時間段。

  為什麼兩幅顧家名作都流落于達古潘?

  盧燦很懷疑,顧家後人也在呂宋島,而且過得很一般……

  之所以将兩幅顧家名作一收藏一拍賣,盧燦有自己的考慮。

  顧正誼算得上大師,顧懿德隻能算是名家,兩者畫作的價值,不可同日而語,而且,虎園中,松江派畫作,存量巨大,顧懿德的《中秋戲月圖》要比現在這幅更精彩。

  古玩市場想要健康發展,必須允許部分藏品甚至精品在市場流動。

  最後是兩方雞血印石。

  一方為“劉關張”三色雞血石雕刻,另一方則是大紅袍章坯。

  雞血石産地頗多,譬如桂林雞血石、巴林雞血石,其中,以昌化雞血石最受稱道。

  判斷昌化雞血石的品質,主要看血色和種地。

  血色為鮮紅、正紅、深紅、紫紅等,雞血的形狀有塊紅、條紅、星紅、霞紅等,并能達到鮮、凝、厚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結或斑布均衡為佳。

  眼前這兩塊,都是昌化雞血石中的上品之作。

  章坯那塊,為六面血,血色面積超過八成五,玻璃凍,已經達到極品級别,稱之為“大紅袍”,并不過分。

  而那塊“劉關張”雞血石,黑白紅三色,羊脂凍,被雕刻成“雪地紅梅”景觀石。

  很多人片面的認為,凍地雞血石中,玻璃凍一定要比羊脂凍好。(凍地分為四種:玻璃凍、羊脂凍、牛角凍、桃花凍)

  還真不是這樣。

  羊脂凍的雞血石,雖然光澤度、透性要比玻璃凍差一些,但在油性上,要超過玻璃凍,更适合做雕件及把件。

  這塊雞血石雕工也非常棒,典型的揚州工中的“山子雕”技法。山子雕的最大特點就是因材制宜,不破壞原石的形狀,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設計、雕刻。

  這件作品,以梅花血(雞血石色塊的一種)為花瓣,以黑色為梅園假山,以白色為覆雪。整個構圖很有意思,假山之後,探出幾支血色紅梅,白雪覆頂,不掩灼灼其華。

  雖簡單,但頗有“大巧若拙”的意境。

  章坯可以留着,自己正缺一方鑒賞印,雞血石雕件,可以送入虎園的玉石廳。

  将第一座多寶閣浏覽完畢,盧燦将手探向第二座。

  他剛才就看中這座多寶閣上的四件物品,這會可以好好欣賞。

  這四件都是螺钿漆器。

  螺钿又稱“螺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