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順洋行大班約翰-颠地,在怡和大佬大衛-渣甸跑去倫敦向英國财政部施加壓力,試圖阻礙彙豐得到營業執照時,這位約翰-颠地先生二話沒說,砸出大把鈔票,把大衛-渣甸留在香江的女人給泡上了自己的床。
不僅如此,當年香江杯賽馬比賽,約翰-颠地更是一擲千金,購買了一匹純血馬,把怡和大班羅伯特-渣甸連冠數年的香江杯也奪了回來。
他用這種手段向怡和宣告,你們搞我的生意,我就搞你們的女人和馬。
呵呵,太狗血了!
這件事在香江金融界一直是個笑談,盧燦自然也清楚。雖然兩家後來相互投資,但事實上兩家并不對眼。這也是為什麼沈弼支持包玉剛發動九龍倉之戰,以及支持李佳成收購和黃——這兩家都是怡和旗下産業。
渣打與彙豐的恩怨沒那麼狗血,兩家一直處于激烈競争狀态,他們的市場完全重疊,都想控制香江本地經濟,影響東南亞及南亞經濟。
本着同行是冤家的原則,兩家的關系從來就沒好過!
金融界将彙豐描述為“大象”,将渣打比喻成“棕熊”,兩者的争鬥為“象熊之争”。從這一比喻中也能感受到,彙豐要比渣打更強勢,更有實力。
因此,渣打與怡和的關系要更近一些,兩家結盟抗衡彙豐;彙豐同樣不示弱,一方面拉攏華資,另一方面扶持出另一家洋行——太古洋行來制約怡和。
好吧,這兩方的百年恩怨,真的可以出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說——香江金融風雲錄。
盧燦隔壁的這兩位,可以說都是彙豐銀行體系下的擁趸(音盹)——嘉華銀行是恒生銀行的挂牌銀行,而恒生銀行被彙豐銀行控股;永安銀行則直接是彙豐銀行的挂牌銀行。
解釋一句香江銀行的等級劃分。
香江銀行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自然是彙豐、渣打這兩家銀行,他們是管理行,有權發行貨币、平衡金融市場動蕩;二級銀行就是挂牌銀行,他們需要在一級銀行開戶,接受對方的管理與審查;至于三級銀行就是普通的吸儲放貸銀行,他們需要在二級銀行開戶,接受一級銀行的管理。
此時中行在香江尚未取得話語權,因此,彙豐與渣打,兩分天下,各有一幫一小弟。嘉華銀行與永安銀行都算是彙豐的小弟。
因此,無論是嘉華的劉瑜珈,還是永安的郭志框,說到彙豐和渣打的争奪戰,都異口同聲認為彙豐會是這場收購戰的勝出者,隻不過,兩人對最終的收購結果有所争議。
郭志框認為,道格拉斯(蘇格蘭皇家銀行董事長)最終會選擇并入彙豐體系中,也就是接受彙豐的絕對控股。劉瑜珈則認為對方可能在起始階段可能會接受第二套方案,也就是接受彙豐投資,讓彙豐成為其大股東。
這樣的場合,這種及時性話題很受歡迎,很快,這兩位年輕俊傑身邊便圍攏過來一來賓,還有彙豐的中高層員工。連盧燦身邊的座位上都坐下來一位戴眼鏡的五十歲出頭的老者,微笑着朝盧燦和林嘉年點頭。
這人盧燦不認識,但應該很有地位,林嘉年想要站起身來行禮,被老者壓壓手阻止,又指了指隔壁,示意别打斷那兩人的談論。
挑起話題的兩人都很開心,說話的聲音愈加高昂。
“如果道格拉斯真的看重蘇格蘭銀行前途,他應該選擇完全并入彙豐體系。”郭志框撚着手指,争取讓自己的話語更平穩,更有說服力,“隻有完全與彙豐融為一體,蘇行才能完整的享有彙豐在亞洲、大洋洲、澳洲、北美等一系列的紅利,蘇行才能真正的起死回生。而彙豐銀行也能借助這次收購,布局歐洲大陸,補上經營版塊上的短闆。”
他攤手聳肩,神色潇灑,“我想,他是聰明人的話,就不會拒絕這一方案。”
郭志框的說法其實就是彙豐最近幾年的大戰略——通過一系列的收購,讓彙豐的影響力走向世界。
“NONONO!”劉瑜珈并沒有被他的話打動,連連擺手,态度很堅決,“衛斯理(郭志框的英文名),我不同意你的觀點。”
“你的說法中,并沒有考慮到人性因素。”
“我們翻看曆史就很清楚,道格拉斯未必願意将這家銀行全部拱手想讓。蘇行成立于1727年,道格拉斯家族于五十年前拿到控股權,經曆過戰後十多年的輝煌,盡管最近十多年才舉步維艱,他也隻是通過小規模融資稀釋自己的股權,但一直沒有放棄百分之三十四管理權警戒線。”
“由此可見,他依舊在夢想着找一位充滿善意而又不分化股權的借款人,他依舊想要東山再起,因此,想要他完全脫手手中的股權,這不太現實!”
“所以,我認為,基于現實,道格拉斯可能會讓出部分股權,但更多的是擠壓其他小股東的股份,吸引彙豐的投資,重新盤活蘇行。”
劉瑜珈的說法同樣很有道理——沒有哪個人願意出讓家族奮鬥幾十年的産業。
這些話清清楚楚傳到盧燦的耳朵中,想想最後的結果,兩人的争論有意義嗎?無論哪一種方案,最後都被英國反壟斷及并購委員會一票否決。
聽着兩人的争論,又想想結果,盧燦啞然失笑,情不自禁的搖搖頭。
“你認為他們說的沒有道理?”旁邊的那位戴眼鏡的老者看到盧燦的表情,突然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