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義在渤林邦國(現印尼境内)自立為王,這人膽大包天,北上朝觐明成祖的所有貨品都是他打劫搶來的,結果被其他國家使臣告到朱棣面前。
朱棣當時正在“養望”期間,念其萬裡來朝不易,放其小命。結果這人死性不改,回程的途中,認為自己受辱,将明庭回訪他國的使船也搶了,并且殺光船上所有人。
明成祖大怒,懸紅五十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下南洋的鄭和船隊,将陳祖義抓獲,押送回京。
朱棣下令當着各國使者的面殺掉陳祖義,并斬首示衆,警示他人。
在朱棣手中,真正做到犯大明者,雖遠必誅!
鄭和七下西洋,将馬六甲海盜清掃一空,帶給這一航線五十年平安。
明末之後,另一股葡萄牙海盜,首領綽号“紅胡子”,原為葡萄牙與西班牙海戰失利的軍官,原名安奎利爾,帶領戰後僅存的四艘風帆戰艦,來到龍牙門。
此人心狠手辣,利用大船重炮,很快剿滅并收編附近十多股海盜力量,成為縱橫南洋及印度洋的大賊酋。以現在的吉寶、槟城為跳闆,踏足三佛齊今屬印尼,向東方挺進。
很快與盤踞在南洋的鄭家鄭芝龍一夥産生糾葛,雙方為了南海及東海霸權,整整鬥争二十年,互有勝負。
紅胡子海盜團夥最終被鄭成功剿滅,其人下場很慘,鄭成功手下大将劉國軒挂在船頭接受“海刑”,最終被海鳥啄死。
龍牙門海灣真正的崛起,得力于英國海軍将領亨利吉寶。
他是英國遠東艦隊的指揮官,參與過兩次鴉片戰争。在留守新加坡期間,吉寶還多次掃蕩威脅馬六甲海盜,成了名符其實的“海盜獵人”。作為一個貴族出身的海軍将領,吉寶自然看不上滿是爛魚爛蝦的駁船碼頭(新加坡市内港口)。
他打起了龍牙門海灣的主意,想把這裡作為艦隊的錨地。
經過一番測量,吉寶意外的發現,這裡居然是個天然深水良港,正适合大型船隻的停泊。1900年,龍牙門海灣被改名為“吉寶港”,以紀念吉寶的測繪之功。
好吧,說了這麼多吉寶港的曆史,不過是盧燦想要立足這裡,建設打撈船隊的原因而已。
促使盧燦做出這一決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此時的馬六甲海峽周邊各國,對海底沉船的所有權認識不足,就像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國家,政府有明确行文,歡迎民間船隊來清理海峽航道——海底清淤需要巨額資金。
呵呵,既然清理了海峽航道,那下面的沉船,自然屬于清理者所有!
在前往吉寶港的途中,盧燦就已經想清楚,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一支海上打撈隊。
這支船隊的掌管者,他确實很看好黃元。黃元是魚戶出身,從祖輩就開始飄在海上,對附近海域水紋、季風、潮汐,甚至沉船位置,都很了解。
新成立的船隊去不了遠海打撈?
沒關系,馬六甲海峽周邊的沉船無數,夠他們練手幾年。這邊空了,可以往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灣一帶轉移,那邊的近海沉船同樣不少。
幾年之後,他們還走不了遠海?不可能!
之所以看好黃元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人很有眼力勁。
掌管一支打撈船隊,需要的不僅是技術,還需要能靈活應對各方面,譬如政府層面、軍隊層面、地方船幫勢力、海盜,甚至還有漁民。呵呵,馬六甲的漁民,本身就兼職海盜……
“阿燦,打造一支打撈船隊,如果加上設備,還有維修中心,恐怕需要的資金數目不小呢。你那邊……?”田樂群聽完盧燦的打算,頻頻眉,有些擔心。
“沒事,我這邊的資金充裕的很,不用擔心。”拍拍她的手,盧燦輕笑道。
是的,就在剛才想到東南亞海盜時,他想到一則寶藏的消息,而且很确切,不難挖掘。
2005年,智利瓦格納公司的律師兼發言人,費爾南多烏裡韋-埃切韋裡亞于宣布,由瓦格納公司牽頭的探險隊在魯濱遜島上挖到了六百桶金币和一些印加帝國的珠寶。
“曆史上最大的寶藏終于被發現了!”他當時這麼說的,并且認為,從“魯濱遜克魯索島”上挖出的寶藏折合成現金價值可能高達百億美元。
事後證明,這隻是一場騙局,為掩蓋這家上市公司的嚴重虧損。智利政府此後為之立案調查,發言人及相關公司管理人員被捕。
但在半年後,這家公司再度起死回生,大股東阿爾芭利弗拿出六千萬美元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