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有:明代晚期的“祖唐居”、“陳粵彩”、“楊升”、“可松”等;清代康熙年間的有“兩來正記”、“文如璧”;乾隆前後有“沅益店”、“大昌”、“寶玉”、“瓊玉”、“如璋”、“來禽軒”;道光前後有“黃炳”、“霍來”、“馮秩來”、“瑞号”等。
盧燦手中的“瓊玉”,正是乾隆年間石灣窯的“工匠孫女款”。
這一款号,還夾帶着濃濃的祖父與孫女之間的情感故事,被記載于《番禹雜記》中。
石灣窯的把頭師傅楊彬,非常喜歡他的孫女楊瓊玉,可惜,這孩子從小體弱多病。楊彬潛心求佛保佑,跑遍粵省各個寺廟。蘆苞祖廟的一位大師告訴他,請一尊南海觀音,将孩子的姓名刻在觀音的淨水瓶上,可得庇佑。
續年,那個叫做楊瓊玉的孫女,病情真的有所好轉。石灣窯廠驚奇不已,随即将“瓊玉”這一名稱做“善福款”——窯場供應給某些無特定款号需求的客商,為他們祈福。
哈哈!盧燦心中大樂——盡管釉色損毀嚴重,但這尊瓷器,還是能進入館藏的!
這件瓷器有兩大價值:其一,它真實的宣告,廣彩瓷器在乾隆年間就已經發現“本地彩”;其二,傳說中的“瓊玉款”真的存在!
這就是文化價值!超高的文化價值能帶動瓷器本身價值!
第一尊廣彩梅瓶就有這麼大的收獲,盧燦翻看這些瓷器的動作驟然加快。田樂群坐在旁邊,一件件的幫他翻檢歸類。
黃元所分配到的三百八十二件海撈瓷,都是廣彩,基本完好——碎片在海上時就已經扔回海中。
各類生活瓷為兩百四十七件,款号統一為“大昌”商号款,這是乾隆年間羊城“大昌貨鋪”的貨物。剩下一百多件為藝術瓷,款号為“瓊玉”。
“黃哥,當初那些出海同伴,手中還有這類瓷器嗎?”
黃元和馬新愛夫婦早就擔心這批瓷器是否值錢,見他問起,心頭大安。黃元連忙點頭,“都在呢。要不……我幫您聯系?”
盧燦沒急着回答,摸着下巴想了片刻,問道,“出海漁民家中,這類瓷器多嗎?”
“有不少呢,如果要值錢,我估計剛才那清淤堆都會有人翻……”
馬新愛的這句話,倒是提醒了盧燦,自己還想着組建打撈船隊,可别先把海撈瓷的價格炒起來了!大家都意識到海撈瓷很珍貴,自己還囤積個屁啊?
昧着良心,盧燦笑笑,“馬姐,黃哥,這批海撈瓷有些研究價值,可它被海水腐蝕的太厲害,另外海撈瓷量大,生活瓷太多,這批瓷器,我能支付給您兩位……兩萬新币。願意出手嗎?另外,這個價格……可不是給你朋友的價格,千萬不能外傳。”
黑,真黑!三百多件完整的海撈瓷,隻給拾萬錢,還讓人别外傳!
盧燦正慚愧呢,心底安慰自己,琢磨着以後怎麼給這對夫婦一些補償呢?哪知馬新愛一聲驚呼,“這東西值兩萬新币?阿燦,你不會是看在同學的份上,故意報的吧?”
說得盧燦愈發不好意思。
忽然,他想到一則補償對方的方法——組建船隊至少需要半年的準備時間,邀請黃元擔任打撈船隊總指揮還有一段時間,為何這段時間,不讓他幫忙收集一些海撈瓷呢?
黃元善長做生意,他會将海撈瓷的收購價位壓得很低,不會影響人們對海撈瓷的興趣。
自己隻要從虎園抽調一兩名瓷器鑒定幫忙即可。
這主意,要得!
第440章
環球旅行
拉斯佩齊亞是意大利中北部的一座軍港,麗娃遊艇總部工廠就坐落在這裡。此外,在容比克惠特克手上時,這家公司還在威尼斯開設了一家船飾制作中心。
大名鼎鼎的麗娃遊艇總部,此時就這麼多東西:兩條試水水道、一個船塢,兩棟雙層的工房,一座三層的辦公樓,六十三名工人,如果算上船飾制作中心的工人,也不過八十人。
“嗨,阿拉依,這點設備,這點人,每年能生産幾艘遊艇?”這是盧燦第一次參觀麗娃遊艇,說實話,很失望。
阿爾達汗鄙夷的瞟了他一眼,“遊艇,從來不是靠産量取勝!”
好吧,這話沒錯,我是鄉巴佬!盧燦自嘲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