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第1頁)

  儲藏室在三樓,這裡是芬科基家族真正的館藏室。

  引着幾人上樓,安東尼為他們介紹,威尼斯這座小城,最初是建設在沼澤,地勢很低,經常遭受洪澇的侵襲,因此這裡的一樓一般不住人,将藏品安置在三樓,安全。

  “芬科基先生的這批藏品,什麼時間入手的?”許佳聞開始打探消息。

  上樓之前已經分工,對東方藏品,許佳聞的鑒定眼力還不夠,盧燦專職負責鑒定,他自己負責還價及探聽信息,阿爾達汗幫閑。

  安東尼呵呵兩聲,也沒隐瞞,直接說道,“我祖上是位軍人,曾經去過中國,在那邊住了五年直至退役,後來他和一同退役的士兵,做了點小生意,有些資本,歸途中又經過印度孟買,在那裡他又收購了部分南亞大陸的物品。稍後你們要有興趣,都可以挑選。”

  雖然他沒有說明,可意大利軍人去大陸耀武揚威,那必定是八國聯軍了。

  此時的歐洲,對八十年前的那場戰争中根本就沒有印象,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即便是意大利的教科書書上,對此事的記載也不過寥寥數句,記錄的重點還是意國政府退還庚子賠款事宜——三十年後依舊如此。

  至于忏悔,那更沒可能。

  庚子事變意大利一共排遣了多少人?

  意大利王國分遣隊總數為1882名士兵和軍官,83名官員以及178匹騾馬。1900年7月19日離開本土,8月29日抵達大沽口,在中國登陸後部隊乘坐火車前往京城。

  事實上他們去晚了,早在八月十六日,京師告破,可意大利軍隊同樣在事後鎮壓了諸多零星反抗,譬如婵海煓香主領導的義和拳北字堂的六百多拳民。

  雖然去晚了,可這些人同樣在京師搜刮了不少好東西,尤其是其中兩個常駐連隊——分遣隊1902年返回意大利,但依舊留有兩個連隊的士兵,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駐紮津門,一直到1905年才返回意大利。

  安東尼說他的祖上在内陸駐紮五年,估計就是留下來的兩個連隊中的一員。

  盧燦瞥了他一眼,沒想到自己竟然遇到當年強盜的後人。盧燦甚至能猜想到,他們芬科基家族之所以能在不久後開設這家古董店鋪,與祖上從東方搶劫回來大批财富不無關系。

  花錢購買當年被搶的東西,心理總有些膈應,盧燦對許佳聞做了個下刀子的手勢,死命還價,許胖子揚揚眉。

  三樓有三間并列的房間,安東尼推開右手第一間。房間不大,二三十平米的模樣,一面牆邊立着一排羅馬式橡木書櫃,另一面牆全是挂幅,貼近牆根又是一排矮櫃,是線裝書籍和卷軸。

  這裡的物品,從式樣上來看,全是來自東方的。

  安東尼陪同許佳聞兩人叙話,盧燦的目光很自然落在挂在牆上的字畫上。

  不愧是做古董生意的,芬科基家族對這些藏品的保護還是不錯的,牆上的這些字畫,都被重新用玻璃框罩住,在牆角位置還有一台幹燥機——威尼斯的濕度非常大。

  這裡的物品不全是中國的,還有不少印度的特色文物及古董——如果以為印度的古董不值錢,那就真的OUT了。

  在此時的歐洲,印度大陸的古董價格,并不在中國古董之下。尤其是古代印度銅器、陶器、雕刻、珠寶、織品、字畫,有着濃郁的南亞大陸風情,很多藝術表現形式更接近中亞混血文明,此時的歐洲藏家非常喜歡。

  盧燦看到的第一幅,就是波斯藝術的代表作“細密畫”!

  什麼是細密畫?

  最通俗的解釋——畫畫所用的筆特别細,用這種筆畫出來的畫就叫細密畫,是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用作書籍的插圖和封面、扉頁徽章、盒子、鏡框等物件上和寶石、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畫于羊皮紙、紙或書籍封面的象牙闆或木闆上,題材多為人物肖像、圖案或風景,也有風俗故事,多采用礦物質顔料,甚至以珍珠、藍寶石磨粉作顔料。

  其實細密畫在十五到十六世紀,中東及印度已經發展出大型彩料繪畫,體系十分完整,藝術水平很高。在創作手法上,它既運用了中國工筆繪畫的線條勾勒,同時也運用西方油畫的“堆彩”工藝,因此,細密畫非常有特色——比東方工筆畫更立體,比西方油畫更規範。

  當然,這隻是作品特色上的比較,并非藝術價值的考量。不要因為這句話就認為細密畫要比這兩者都勝出,那就呵呵了。

  細密畫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藝術,本質上是貴族藝術,并沒有在民間普遍流傳。

  在中世紀的歐洲上流社會,和波斯伊斯蘭教哈裡發宮廷中,細密畫被視為珍品而互相贈送、收藏和玩賞,細密畫的畫師多數為宮廷畫師。

  這是一組四幅拉賈斯坦細密畫——印度細密畫大體上可分為:早期的耆那教細密畫、莫卧兒細密畫,以及拉賈斯坦細密畫等幾大類風格。

  拉賈斯坦細密畫就是流行于拉賈斯坦邦的細密畫繪畫流派。

  它在題材上與莫卧兒細密畫有着明顯的不同:莫卧兒細密畫的主角是皇帝、皇族以及王朝大事、重大曆史時刻等,其畫派風格傳統莊重,場面宏大,氣勢非凡。而拉賈斯坦風格的細密畫卻是以史詩、神話故事為題材,其畫面風格熱情明快、色彩豔麗,充滿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