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又送出來六箱刺刀,一水的黃油牛皮紙包裝,盧燦拿出一把,用布擦幹淨,冷光乍現,涼飕飕的。
這東西不錯,既可以做單兵短刃用,又可以裝在九九式步槍前端做長兵刃使用。
這把刺刀在刀镡的位置,刻有中間有字母“M”的箭,這是松下電器生産的單兵刺刀。沒錯,這個松下電器,就是今天全世界最大的電器生産和經銷商之一的松下。
松下公司對戰時軍需生産的态度是積極主動甚至是傾盡全力的,對侵略戰争的“貢獻”也十分突出,但戰後這一點并未受到追究。
認識二戰東瀛刺刀生産廠家的标志,對于收藏兵器愛好者有一定幫助。
東瀛二戰刺刀,質量最好的當屬小倉兵工廠和名古屋兵工廠。
小倉兵工廠是東瀛二戰最大的軍工生産廠,成立于文久2年(1861)二月,最早名稱是關口制作所,主要職能是生産火炮,1870年起改名為東京炮兵工廠,1923年起改稱東京陸軍兵工廠,1935年,該廠遷至小倉并改稱小倉兵工廠。名稱曆經變遷,但廠标一直沒變,一個圓圈外圍繞三個半圓,表示從上方俯視時的四枚疊放在一起的球形炮彈。
因為鑄炮對特種鋼材要求很高,因此,他們生産的刺刀,材質非常好,堪稱東瀛刺刀藏品的首選。
名古屋兵工廠的設立起源于東瀛海軍與陸軍的争鋒,當時東瀛海軍部很強勢,他們要求小倉兵工廠主要制造海軍需要的大炮,因此,對陸軍裝備提供總是不能按質按量的完成,于是,1923年,陸軍部另起爐竈,在名古屋成立陸軍裝備制造廠,也就是名古屋兵工廠。
因為名古屋兵工廠肩負與海軍部競争的使命,所以,他們的技術儲備非常雄厚,無論是單兵裝備還是武器制造,從建廠之初,就是一流水準。
它的廠徽為大圓中包含上大下小的兩個外切圓,生産的刺刀,不弱于小倉兵工廠。
比他們兩家稍微次一等的則是松下電器軍工生産以及豐田自動織機株式會社。
松下的标志為中間有字母“M”(松下的縮寫)的箭。
豐田的标識為四條相互交叉成菱形的線條,代表織布時交叉的經緯線,中間為自動的“自”字。
該廠除生産30年式刺刀外,還生産過“二式短劍”,實際上就是縮短的30年式刺刀,配用于1942年(神武紀2602年)定型生産的二式傘兵步槍。
順便多句嘴——該企業在戰後仍然存在并繼續發展,目前是我國紡織業所用自動噴氣織機的最大供應商。
因為技術儲備雄厚等原因,這兩家所生産的刺刀,品質優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屬于一等下,二等上的級别。
除了這兩家之外,屬于二等的還有:金城鑿岩機制造公司,标識為五角星内有一“K”字,五角星為東瀛陸軍的象征,“K”應為神奈川縣(Kanashiyo)的縮寫;理研鋼材公司。标識為一個菱形中間有兩條平行的豎線。
二等下,三等上的生産廠家就有很多,譬如奉天兵工廠,額,也就是張作霖建設的兵工廠,他們廠标為被三等分的同心圓環;還有位于高雄的光精機制作株式會社,廠标形狀像沙漏,其實是光學透鏡的簡筆畫,該廠的主要産品是軍用光學精密機械;還有位于朝鮮半島的仁川兵工廠,标識為五角星内有一類似樹葉狀的圖案。
遇到這些标識的二戰刺刀,都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盧燦正在給阿爾達汗介紹各家廠标及刺刀的優缺點時,潘雲耕抑制不住的笑意,匆匆跑出坑道,“盧少,鐵門打開,您兩位快進去看看。”
第489章
黃金洞窟
石壁上的鐵門,已經被切割出一個長條方孔,謝軍、魯戰生和葛七帶着豬臉面具鑽進去,兩人對付攔鐵門舵——一種類似于方向盤閉門機關,謝軍則提着高光手電,在仔細檢查是否有詭雷。
幾支手電從長條方孔照射進去,洞内空間要比外部空間大很多,回字形結構,中間是巨大的石柱——這種結構是最為穩固的洞穴結構。
圍繞着石柱,擺放着一隻隻大箱子,沿着石壁,擺放的箱子更多。箱子之間的縫隙中,塞滿了大大小小的麻袋。
其中一口已經被打開,露出各種金銀飾品,難怪潘雲耕笑得如此開心。
謝軍很快來到門口,對着外間的人打了個OK的手勢。
沒有機關?這就好!
鐵門舵有些鏽蝕,葛七往上面倒了半瓶潤滑油,才用扳手緩慢的撬動,折騰了二十分鐘,這扇鐵門吱吱呀呀的轟然打開。
鼓風機的皮管對着洞内一頓狂灌,裡面終于不再憋悶,幾人摘下口罩或豬臉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