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第3頁)

  “行!這次來不及了,暑假吧。”

  “暑假我安排人幫你們辦理簽證,到時候和你爸媽一起去。”

  “喲……喲……姐夫萬歲!”一群熊孩子們,高興的嗷嗷直叫。

  香江,他們不知道在哪裡,可是,這個詞彙,最近一年,經常挂在父母及奶奶的嘴邊,似乎那是一個神秘的桃花源。

  “阿偉上初中了?”盧燦問的是窦缪。

  “初二,下半年中考(八十年代初,初中隻有兩年),他……成績一般,我爸都愁死了。”窦缪是家中老大,十七八歲,已經不讀書了,在收購鋪中幫父親盯場。

  “不急,如果考不上,下半年就讓他去香江……新加坡上學也行。”

  盧燦已經認出窦偉,十五歲的他有些青澀,但面容基本定型,應該就是那個号稱中國第一代搖滾歌手,呃,也就是王天後的第一任丈夫。

  真沒想到,他竟然是阿欣的表弟,也不知道這輩子,他對搖滾是不是還那麼有興趣?

  将窦偉帶到香江或者新加坡上學,不費什麼事,他和正在新加坡上學的兩人,也許能湊到一起去。

  “去香江……上學?”窦缪被這提議吓一跳,無意識的提高音調。

  嗯,盧燦點點頭,笑道,“其實阿缪你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香江上學,過兩年,可以出來幫我。”

  這是好事啊!窦缪壓抑着驚喜,“這……我回去和爸媽商量商量。”

  盧家缺人,尤其是缺少那種忠心耿耿的近親,随着生意越來越大,終究還需要能讓人放心的人盯場。

  盧燦這也是在嘗試着,慢慢培養自己人。

  天成寺的山門已開,上香跪拜的人不少。盧燦擠在人群中,看到一襲青色僧衣的水行和尚,正在做接引僧,為信徒擊罄,神态專注的很,并沒有看到自己進來。

  先不去打攪他,盧燦打量第一重山門殿。

  第一重山門是天王殿,供奉的主佛為大肚彌勒菩薩,帷帳遮蔽的闆壁後面,應該是護法韋陀。大殿兩側,則是兩尊金剛力士,面貌雄偉,作忿怒相,頭戴寶冠,上半身斜披铠甲,手執金剛杵,兩腳張開。所不同者,隻是左像怒顔張口,以金剛杵作打擊之勢;右像忿顔閉口,平托金剛杵,怒目睜視。

  這是漢傳佛教最常見的供奉式樣。

  主佛彌勒身上披金,光彩熠熠,這些金粉是納徳軒精心研磨調配的,七金三紫銅搭配,塗在佛裝上,不僅有明晃晃的金色,還帶有一絲赤色,讓佛像看起來更莊嚴肅穆。

  兩側的天王、背後的護法微駝,則是彩妝,以朱砂、綠矽粉為主要顔料。這也是納徳軒調配的礦物質顔料,其價值并不比金粉低——綠矽粉主要是翡翠切割後的碎屑打制而成。

  老爺子盧嘉錫在得知這批金粉、朱砂還有彩粉是為了塗佛裝,對這件事非常重視,配料基本上全是他親自過問的,所以,才有現在的天成寺佛像效果。

  這座大殿的彌勒佛像有些奇怪,天成寺的和尚,怎麼供奉起布袋和尚?

  佛教分支衆多,佛像及菩薩的面容,南北差異很大,就如同彌勒佛,北方供奉的彌勒佛像為大肚圓臉彌勒,而南方,尤其是江浙甯波一帶,供奉的是大肚皺眉彌勒,也就是俗稱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号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衆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

  布袋和尚的祖庭是奉化嶽林寺,怎麼,津門的天成寺也供奉他的塑像?

  盧燦還真心弄不明白。

  帶着孫瑞欣轉了一圈後,大殿中的香客,終于少了。

  “阿彌陀佛,原來是盧施主到了,難怪師傅今天早晨告訴我們要淨心。”水行這才看到從帷幕後面轉過來的盧燦兩人,連忙唱喏。

  雖然年輕,可跟随雲隐老禅師兩年後,水行的身上多了幾許出塵的氣質,頗有有幾分沙戒者的味道,所說的話,已經有了一點“騎牆擺”的意思。

  什麼師傅要他們靜心?這不過是常規的勉戒,但說給上香的施主聽時,會讓對方莫名的感覺親切,還有那麼一絲絲的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