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第10頁)

  這女人的家教不錯,盧燦沒等她說完,笑着說道,“我确實很喜歡那件木雕,這是一樁公平的買賣,您切勿多心。”

  “這樣啊……那真是太感謝了。”那女人将兄妹倆摟得更緊,忙不疊的對盧燦緻意。

  “對了,那件木雕确實是老東西,可是……您能确定,真是戴家樣嗎?”

  盧燦對此還真的有疑惑,便直接問出來。

  “這是我祖傳下來的,家祖有記錄,說是戴家樣。”那女人也不敢肯定,她讓男孩子遞給盧燦一本破破爛爛的筆記。

  這本筆記的内頁,毛筆書寫五個大字:麓雲樓記略

  盧燦一驚,麓雲樓?汪士元?

  這女人是汪士元的後人?

第535章

名門之後

  汪士元,原名汪祜孫,字向叔,字号玉帶硯齋,齋号麓雲樓,因其藏有宋徽宗畫作《晴麓橫雲圖》立軸而得名。

  他并非津門人,三代進士五代舉,說得就是蘇門盱眙縣汪家。

  曾祖父汪雲任,嘉慶丁醜科進士;高祖汪根恕,道光丁酉科舉人;祖父汪祖绶,鹹豐丙辰科進士;父親汪瑞高,字君牧,同治辛醜科拔貢,授二品頂戴;而汪士元本人,則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殿試第二甲第六十六名進士。

  汪家五代,都做到正二品官階,清代中晚期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

  汪士元本人多才多藝,為近代著名收藏家、書畫家,哦,對了,他還是民國初年頗有作為的政治家,是北洋後期津保派的得力幹将。

  所謂津保派,就是以曹锟為首的北洋派系。他曾任直隸财政廳廳長、北洋财政部次長,曆任國務院參議,1923年,曹锟賄選,當上大總統之後,他曾短暫擔任财政部總長。

  汪士元一生,非常傳奇。

  傳奇之一是,他尚未參加會試時,已官至二品頂戴候補道者之一(另一位為張之洞侄婿、湖南候補道林世焘),實職品級已經達到從二品高階。

  傳奇之二是鑒定功夫了得,素有“一眼真”的美譽。

  一眼斷真僞,這已經遠遠超出普通鑒定,應該是從“風格、筆勢、格局、大形”等方面來快速判定藏品的真僞。

  因鑒定功底了得,他的藏品,多為精品。包括宋徽宗《晴麓橫雲圖》、倪瓒《靜寄軒詩文》軸、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和《湖山春曉圖》、王原祁《仿高克恭山水》、董其昌晚年水墨《綠溪青嶂圖》卷,以及戴熙、卞文瑜、華嵒、改琦、吳斌、吳叡等山水、人物、書法冊(卷)等。

  傳奇之三就是“賭”。

  此人嗜賭如命,張博駒談到他時,曾說過“與津門軍閥往來賭博,一夕輸巨金,将書畫斥賣淨盡”。張博駒老爺子年輕時也愛賭,可與他相比,小巫都算不上。

  汪士元的賭品非常好,有一次在徐世昌家聚賭,一晚上,他輸了足足兩萬三千大洋,最後還欠賬四千。一回家,他就安排管家,将自己摯愛的那幅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手卷,送給徐家抵賬。

  唔,就是這麼一個……灑脫的人。

  順便說一句這幅手卷的最終下落——六七十年代,故宮博物館從徐家将這幅畫“借走”,一直保管了二十三年,1996年,徐家後人将這幅手卷以八百八十萬的價格,轉給故宮。

  九六年的八百多萬,啧啧!

  最後的傳奇是汪士元的“下落”。

  二三十年代,此人在津門絕對是名人一枚,可是,自從1927年卸任政務院參議以後,突然失蹤,了無蹤迹。他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封信,則暗示自己看破塵世,拟要踏足空門。

  可是,家人找遍直隸的名山古刹,最終也沒有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