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第5頁)

  這面銅鏡,工匠手藝高超,對于瑞獸的形體特征表現的非常之娴熟,不僅表現出其肥碩的體型,更突出其矯健、活潑、機警,充滿生機的情态。

  山田對這面銅鏡的保管,也非常棒!

  銅綠基本看不到,偶有點點,嵌在溝壑中,恰好能體現這面銅鏡的古樸。

  好東西!

  盧燦将這面銅鏡放好,平心靜氣的歇了會。

  “感覺如何,盧桑?”高島義興坐在盧燦的對面,微笑着問道。

  盧燦心中閃過一絲怪異,今晚的長澤茂,有些沉默?平日裡,長澤茂的話,一定會比高島的話多,今天進門到現在,可一直沒怎麼開口。

  “看過的這兩件,宋代方壺,唐代紋鏡,都是不錯的東西,謝謝兩位。”盧燦雙手合什,對兩人擺擺,眼光從高島身上掠過,落在長澤身上。

  長澤的目光,果然有些躲閃,這是為什麼?盧燦疑惑大起。

  他沒着急看第三件,笑着問,“長澤兄,你們都收獲什麼?能透露一二?”

  “哦……幾幅浮世繪,比不得盧桑的收獲。”

  這話就有點假,有敷衍的意味,盧燦笑笑沒吭聲,已經确認,長澤的态度确實有問題。他哪兒知道,長澤茂此時已經将自己看成“情敵”!

  高島義興連忙補充,“山田家的主要收藏品為浮世繪,而且以近現代畫家作品為主,像竹内栖鳳、中村大三郎、菊池契月等人的作品居多。比起底蘊,确實不如您的這三件。”

  古董的價值,可不好直接比較。在東瀛,竹内栖鳳的作品,所受尊崇的程度,可不是這兩件青銅器能比的。但如果單比曆史底蘊,那竹内的作品,自然要弱一些。

  這一刻,盧燦還真的以為,長澤是在“抑郁”——郁悶這三件藏品被自己所得。這兩人無論如何奸猾,商業操守還是很好的,所玩的“低劣”小手段,那都不屬于他們承諾範圍内的。

  今天這三件藏品,如果兩人不信守諾言,私自瓜分,自己還真拿他們沒辦法。可他們承諾後,還是将這兩件不錯的東西帶來,這就是“信”。

  接觸東瀛時間越久,對他們的了解就越深,盧燦越來越感覺到,東瀛文化雖然率屬于中華文化圈,可是,他們的文化特性太強,已經完全辟出自己的理解,而且,還夾雜有大量的西方觀念。

  此時的東瀛文化中,不缺“禮”不缺“信”,單缺“仁”!

  或者說,并不是缺“仁”,而是對“仁”的理解有偏差。

  東瀛人對“仁”的理解是“我心善之謂之仁”,出發點在“我”,這一觀點更接近西方的仁義理解,那就是以我為主,心善者謂仁,心不善者為惡。

  這與中國傳統的“仁”——人與人之間的互愛,有非常大偏差。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兩人,絲毫不覺得,對盧燦隐瞞平輿家藏品一事有失仁義,也不覺得乘火打劫山田家的藏品,有失仁義。

  同樣,他們也不會覺得盧燦在暗拍中,搶了他們中意的平輿家藏品,有失仁義。

  這就是文化理解不同所鑄造的民族性格不同。

  為平息長澤心中的郁悶,盧燦再度拱手,鄭重的向兩人作揖,“今晚能有收獲,承情兩位厚愛!”

  見盧燦如此正式,高島和長澤兩人都面露喜色,對視之後,都在琢磨,稍後直接提出用這三件物品,兌換他手中的那幅上村松園先生的畫作,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如果真的按這一節奏往下走,那麼盧燦指不定還真的能如他們心意。

  上村松園先生雖然被稱之為東瀛明治時代第一女畫家,可那幅畫作,畢竟是東瀛藝術品,換給他們,将今晚的人情還上,也無所謂。

  可惜,世事不如意常八九。

  在盧燦打開第三件器物,這又是一件青銅器,青銅獨腳夔牛獸。

  通體銅綠色,似牛形,卷鼻,嘴巴誇大微張,露出整齊牙齒;雙眼圓睜,長眉延至雙頰。雙耳向上斜張;頭部向上揚起。